三太子一边观察着,一边向龙眼处进发。走过一处草坡,前方出现一片密林,一条羊肠小道弯曲向前,直直地深入林子尽头,三太子握紧宝剑。行着看着,前方出现一片灯烛火把,像一条火龙游弋而来。走得近了,听得唢呐阵阵,锣鼓声声,一群穿着宽袍大带的人扎着红腰带吹吹打打,似乎是有人家娶亲。这个时辰大约是凌晨了,难道是抢亲不成?抢亲是西南的民俗,是指未婚男子将喜欢的未婚女子抢到自己家结婚成亲,一般在夜里进行。两家父母在婚期临近之前暗中约定,男方不出聘礼,女方也不赔嫁妆,新郎约几名亲朋好友到女家附近隐蔽。女方父母故意找由子派女儿出门办事儿,新郎家一拥而上,假装乘其不备,由新郎亲手背起新娘飞跑。亲娘假装大声的喊叫,“快来人啊,有人抢人啊“!,结果当然是追不上。而这里是东北呀,抢亲只有解放前绺子里的土匪欺男霸女的时候才干,而且荒郊野岭的,前后几十里不见人家,怎么有这样一只娶亲队伍呢?
三太子发觉古怪,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闪在路边,将这队伍放过去。眼见着队伍渐渐走近,看了个真切。在娶亲行列的前头,是鼓乐唢呐和笙箫,击鼓的锤头上飘着鲜红的绸条,吹着笙箫的老哥也是摇头晃脑陶醉其中,鼓乐队后面是八个骑马的大汉,团团围簇着骑着最强壮大马的新郎官,如同武装护卫一般。新郎的坐骑装饰的无比奢华,新郎一身红衣,腰胯长刀,高帽后的飞翼随着马的颠簸而有节律地颤动。新郎身后是一顶绣鸾凤呈祥图案的红皮大轿子,抬轿子的八个时而壮汉喊着号子调整节奏,轿子旁跟着一群美丽的姑娘,她们端着成盆的大枣和花生,有说有笑地行进着。这群人穿的都是明清时期的服装,这是一场最原汁原味的古代中式婚礼。
三太子是过来人,历经明代16朝、清代12朝,什么没见过,这装扮是典型的前清风格,从人到物每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如今的人们想模仿也学不来。三太子正在观瞧,从队伍中走出来一位老管家模样的人,向三太子深施一礼“悬龙老前辈,小的这厢有礼了。”
“悬龙?”三太子一惊,悬龙是阴蛟在这鹿鼎山看护风水时的称谓,自己怎么成了悬龙了呢?哦,现在已经得了阴蛟的内丹,这群家伙误把自己当成阴蛟悬龙了吧。
“你是何人?”三太子撤后两步,大声问道。
“老前辈呀,您健忘啊,我等都是这鹿鼎山的小仙小神,这不,我家老爷儿子成亲,今晚赢娶新娘过门儿,远远就看见您了。这是多少年没见了呀,上次见您的时候,我才这么高。”老管家比划着。
“敢问您家老爷子是”三太子忙问。
“鹿鼎山凌波河神朱彦,朱彦您不记得了?掌管这小小的三条河流,也是您的老部下。”老管家很谦恭。
三太子虽然得了阴蛟的内丹,但是没有拷贝过来阴蛟的记忆和社会关系,这怎么能识得,便死撑着面子“哦,他呀,带我问好便是,我今天还有事,咱们改天见”说着要走。
老管家忙拦住“别别别,好久不见了,又是大喜日子,咱务必得到府上喝一杯,就喝一杯,您赏个脸,我们蓬荜生辉。”
上来一众男女孩子,强拉硬拽地把三太子拖上马,带到了一处宽敞别致的宅院,大院粉墙黛瓦,竹影摇移,院门披红挂彩,远处就见人头攒动,一派热闹景象。
迎亲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起来,门口站满了大人孩子,热烈迎接着队伍的到来。人们相拥着新人进了大堂,准备拜堂行礼,三太子被安排上主桌,以嘉宾礼仪款待。两个年轻姑娘扶出一位老者,年纪怕是有上百岁,却鹤发童颜,道骨仙风。这老人就是前任河神朱彦。朱彦老人上下打量三太子,然后俯身便拜“哎呀,悬龙爷爷,我是想你念你,以为此生再不能见你了。”
三太子借坡下驴,忙扶起来“哎呀,您老身体还好呀?”
朱彦老人点头“烦劳您牵挂,我都退休十多年了。现在这三条河让我儿子,也就是今天的新郎官朱武来管。”
三太子直接就问“这河神交接,应该是天庭下旨意吧?”
朱彦老人有些不好意思“这是找了上面的关系,疏通了一下,子承父业,天经地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