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陶制手雷

大夏桃花源 庄子鱼 2275 字 2024-04-21

“是,老师,学生知晓。”李鹏程应声匆匆跑了出去。

凡是进入白鹿书院读书的学子们,苏子恒一律要求他们改口叫自己老师,而不是以前老爷的称呼。

天地君亲师!

在这个时代,老师的关系可要比主仆关系亲近密切的多。师生关系天然就让人有亲切感,而主仆关系恰恰相反。

白鹿书院在苏子恒的心目中,可是重要的很。一旦从白鹿书院中培养出各种人才出来,就算日后他不再继续科举,终身止步为秀才,也没人敢轻易招惹他。

所谓桃李遍天下,只要编织好了白鹿书院这张网,苏子恒又何愁没功名?

很快,李鹏程骑着马去了又回,带回来一袋子十几个瓷罐。相比陶罐来说,瓷罐要轻薄许多。

在燧发枪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苏子恒打算先用土法制作简单的手雷。使用的好,手雷的威力也是很巨大的。

因为暂时还没有发明出来橡皮套的瓶颈,一时间苏子恒也无法做出像前世二战时日本那样四式手榴弹。只能将它当做一个大号的爆竹来使用。

好在他也只打算拿这种陶制手雷来防守使用,种种其它弊端倒也可以不用太在意。而且陶瓷的重量也够大,到时候从二丈多高的围墙上居高临下扔出去,也能扔个好几十米远。

拿来对付骑兵正好,就算不能直接炸死那些骑兵,也能让战马受惊,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攻击。一旦让蒙元的军队意识到苏家庄园不好攻打,他们应该也不会为了一个没什么油水的小庄园,死磕下去。

说到底,苏子恒也只是想守住庄园不让敌国沦陷,保证自己庄园上的人不受迫害。至于说如何打退蒙元帝国的军队,那是大夏军队的事情,和自己无关。

第二天一大早,小道士张一明就带着两个师弟下山。

说是师弟,其实是丹阳子从小收养的两个道童,年龄比张一明小两岁,一个叫清风,一个叫明月。因为自幼随着丹阳子王伯阳炼丹,对于制作烟花的流程颇为熟悉,这次张一明是让他们两人打下手来的。

除了三个小道士之外,苏子恒从白鹿书院和工坊里面抽调了五个人过来,两大三小加上三个道士和他自己,一共九个人开始制作黑火药。

黑火药的制作不复杂,最主要的原料就是硝、硫、炭三中。硝和硫上次在西宁城中买了不少回来,另外赵婉儿送给他的仓库里面也有不少库存品,加起来超过三万斤重了。

木炭苏子恒也开始安排人去烧,并且烧制的都是上好的木炭。九伏山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木头。往年大雷村也有不少村户秋、冬两季也会烧炭去卖,苏子恒这次就是直接找的他们购买的。

黑火药的理论最佳标准配比是硝、硫、炭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去了,当然实际制作时不可能有那么准确,苏子恒打算按照枪用发射火药的配方来制作,也是为了日后研发出燧发枪方便使用。

因为三个小道士初来,以前并不熟悉苏府新的度量衡标准,苏子恒就让白鹿书院出来的那三个小子一对一教他们。

工坊调过来的两名工匠齐兴安和郭元明两人则随自己先去搬运工具,最主要还是研磨原料的工具,如石磨、石碾等。

在蒸汽机还没发明出来之前,像许多机器设备还无法制作出来,只能靠手工的方式制作。

第一次纯做实验,苏子恒也没打算一下子制作太多。一共取了十斤原料过来,其中七点五斤的硝,一斤的硫,再加上一点五斤的炭。

他采用的都是标准称中的杆秤,因此称出来的原料可以精确到两,不虞配方会误差太大,导致火药效果不理想。

刚才使用杆秤时,张一明和清风明月几个小道士也在旁边看的很仔细,学习的非常认真。苏子恒也安排了白鹿书院的李鹏程,贾玉光,陈文杰三人认真记录下来。

苏子恒交代他们三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每一次实验之前,都要准确将所有的数据记录在册,不许有丝毫的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