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北京,屯田练兵,恢复海运,维持漕运,招纳藩王。
现在迁都是不用考虑的,在朱由检看来,北京城就很好,虽然现在穷一点破一点,然而好歹也有几十万人口,京师九门城墙高大,炮台林立,易守难攻。
朱由检有意在京畿地区开垦田地,整顿军户,招募北直隶各地流民垦种,再加上藩王军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驰援,有了这些充足兵源。两年之内,便能练数万精兵,到时只要内部不生叛乱,哪怕多尔衮亲率满八旗来攻,京师坚持个两年两载也没任何问题。
再说,江南是士绅东林党大本营,什么侯方域钱谦益左良玉李成栋都不是什么善类。
军阀左良玉在崇祯十五年还进入襄阳烧杀抢掠,湖广巡抚不能禁止。朱由检仅凭手上这几千人马,想要在江南立足,恐怕还没到南直隶就被各路军阀吞并蚕食,临末再来个禅让太子的故事。
所谓经营北京是指重新建设繁华靓丽固若金汤的北京城,招徕晋商之外的所有商人,只要商品流通,北京城自然会恢复生机。
要想商路畅通,漕运就必须要整治,当然按照历史发展来看,漕运这项得不偿失劳民伤财滋生腐败的奇葩制度是必须废止的。但在港口建设海路扩展之前,作为大明南北经济大动脉,漕运必须要维持下去。
改革漕运首先是杜绝腐败,要让朝廷发放的俸据真正下达,还要合并关卡,把沿途一些可有可无的关卡全部关停,这样就能精简冗员,清退掉一大批依附于运河之上的吸血鬼。
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艰难,运河沿岸各个城市都是青皮无赖乃至漕帮活跃之地,要改革就要拿掉他们吃饭的家伙,自然会遭受很大阻力。
还要清退一些不合格的漕兵,据朱由检所知,从涿州到瓜州,从临清到扬州,数千条漕船,数百个码头关卡上还活跃着数万形若乞丐衣衫褴褛的漕兵,如何安置这些人,也是个大问题。眼下能想到的无非是让他们屯田或者加入藩王军。
除此之外,改革之后,漕运将减少宫廷采办份额,尤其要禁止太监借采办之名,肆意搜刮,整个漕运要逐步向私商开放,并且尽最大可能减少商船通行费用,这样才能真正高效利用这条黄金航道,做到大江南北互通有无。此举势必影响到沿途商户利益,必然遭到他们强烈反对。
然而时值乱世,一步走错都会给改革者带来灭顶之灾。
崇祯初年,朱由检改革驿站,改出了个闯王李自成,崇祯末年(这年号太晦气,朱由检多次想要改了)改革漕运,别再搞出个张闯王,马天王。
正所谓: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只要漕运畅通,物质充沛,便能养活更多军队,便能加固城防,修建堡垒,仿照袁崇焕在辽东做的那样,将整个京畿地区变成一座巨型堡垒。真正到了那时,何惧建奴,何惧流贼?
然而现实是惨淡的。
经过叛军一番折腾以及紧随其后的平叛之战,整座京师损失惨重,虽然没有史书中常见的十室九空家家死绝那么夸张,但百业凋敝,民生困苦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