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二章 不太成功的无人飞机

重生不重来 疯二神 2336 字 2024-04-21

“最大平飞速度每秒约十二米。”

“极限承受风速73米。”

唐浩泽用望远镜看着试飞的无人机在天上一百多米的高度上悬停着,但是无人机实际上已经有很大的一个倾角。就像是在利用动力在对抗着风。

唐浩泽没有听到的闵教授的指令,而无人机也在天上悬停着。好一会之后他才放下望远镜问:“闵教授,这是要测试什么?”

“测试无人机的抗风能力,还有主机的自我调整能力。”

“那现在的数据,还凑合吗?”

“不太理想。”闵教授摇头说。“我们都知道距离地面越高,风力越大。而风也很多变,如果阵风太大,很容易发生坠机。那应该是飞机的气动性设计还不够理想。无人机的风阻太大。”

唐浩泽笑着说:“我对它这次试飞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它很给面子没掉下来。”

闵教授听这话也笑了,说:“那证明的它的智能性还是比较不错的。现在它悬停,实际上是由智能主机控制的。它已经拒绝接受特定指令。那是它的自我保护机制。”

唐浩泽点了点头,又走到操作电脑的学生背后。他看到的电脑屏幕上的显示着一个视频,摇晃得很厉害。而且显得有些卡顿。

“这是无人机上装的摄像头拍摄的画面?”

那学生看了一眼闵教授才回答:“是的,唐先生。不过我们不是未来测试它的航拍能力,而是利用被垂直固定在无人机下方的镜头的晃动,用一个特定的软件来计算飞机的细微飞行姿态。”

闵教授的团队进行了两次测试。第二次差点因为风向突然变化而坠毁。幸好无人机在陡然下降二十多米后恢复了平稳。

拿到数据后,闵教授对唐浩泽说:“唐先生,我们这次试飞不能说很让人满意,不过也收集到了不少的数据,我们将会就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得出更好的设计方案。”

中国青年领袖论坛汇集全中国各个领域,青年一代之中的佼佼者。论坛对外公布的主旨是为了让青年为中国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出谋献策。

“青年”,在中国是一个奇怪的词。二十四岁是青年,五十四岁也视作是青年。因为有“中青年”这个词。

不过这次的论坛只邀请四十岁以下的人士参加。

参加这次论坛的人,组委会安排住宿。唐浩泽和卢梦是夫妻,而且都是受邀请参加论坛的。他签到后要求组织者帮他换了一个大床双人房。

入驻酒店后,晚上有一个就会,一起来的人就各自散了。个人都是有自己活动。

唐浩泽有自己的行程。他约了北航的闵教授,要去参加小型无人飞机的试飞。

北航研发的无人飞机已经是第二代了。

第一代只能是算是简单的遥控飞机,无论是控制范围还是控制性能都不算太让人满意。

这第二代无飞机采用了圈子网开发的第一代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在高空根据风力和风向进行飞行姿态的自行自我微调,保证在空中的稳定性。也可以让无人飞机可以获得更高实用升限。

另外,在控制信号中断之后,无人机可以维持空中悬停,等待下一步的指令。

但以上只是设计参数要求,到底能不能达到这个要求,还要看试飞结果。

这次将会在西山脚下的一个小型废弃机场进行。空旷的地方方便测试无飞机的有效有空范围。

这个机场原本是用来绿化播种飞机用的小型机场。后来被废弃了。前年的被唐浩泽租了下俩。他打算将那里改造成运五无人机的调试和试飞基地。

唐浩泽要去看无人机试飞,卢梦却没有跟来。他坐了一个小时的车才抵达目的地。当他抵达是,闵教授和他的团队已经在重新铺设了水泥跑道上等着他。跑道上还有一个带着六个小螺旋桨得无人机。

闵教授见到他下车,就快步过来:“唐先生,欢迎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