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天地为棋人作子

推棺 离人望左岸 3588 字 2024-04-21

不过他李秘可不是要效仿周瑜作画,这么样只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

来到大厅之后,李秘便将被子丢在血泊之中,而后蹲下来擦拭地上的血迹,这才一会儿,便露出了大厅的青石板。

李秘的举动也让宋知微感到好奇,不由蹲下来,朝李秘问道:“是要找的是甚么?”

李秘点了一盏烛台,而后凑到地面上来,眼睛几乎都贴着地板了,过得片刻,终于哈哈大笑,指着地板,朝宋知微道:“推官大人,我找到了,要找的就是这个!”

宋知微眼睛也不太好使,毕竟这个年代的人,也不注意补充维生素,饮食结构不平衡,大半都有夜盲症,晚上视力下降得厉害,宋知微眯着眼睛盯了好久,才看清楚李秘所指。

那是一道划痕,应该是刀剑留下来的,边缘平整锐利,应该是新鲜留下的。

“这划痕是倭寇们内斗之时留下的吧?”

李秘摇了摇头,又用被子沿着那划痕擦拭而过,那划痕竟然一路延伸,与另一道划痕十字相交!

宋知微猛然看向李秘,李秘朝他坚定地点了点头,宋知微赶忙脱下衣服,与李秘一道,发了疯一般擦拭着地板!

那老人见得此状,也凑了过来,看清楚之后,也脱了衣服,与他们一道,擦拭着地板!

三个人就如同低贱的劳役一般,像狗一样趴着,擦拭着地板上的血迹,这地板就如同一块渐渐抹去污迹的棋盘,上面的刻痕左右上下相交,整个大厅,被当成了棋盘!

当擦拭完毕之后,李秘三人在四面点起烛火来,火光的照耀之下,整个聚义厅纵横十九,三百六十一道,正是周天之度数!

“他他这是将这洗个倭寇当作棋子啊!”宋知微震惊得声音都在发颤,而李秘则面色凝重,沉默不语。

所有人,包括李秘,见到聚义厅的惨状,都以为这是一场大乱斗,可事实上,周瑜却将这些倭寇当做棋子,棋子被吃掉,倭寇就要被杀死!

他用一局棋,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一点点一点点,将这些倭寇给杀光了!

当然了,从聚义厅里头的痕迹也可以看出,他们动用了火枪甚至火炮,还有群殴群斗群杀的迹象,只怕这种状况,应该是周瑜屠了对面棋手的大龙!

可问题又来了。

周瑜只有一个人,无论他执黑还是执白,他手底下应该也有一半的倭寇当做棋子。

这些倭寇为甚么会成为周瑜的棋子,周瑜的对手又是谁,赌注又是甚么,他的筹码又是甚么?

李秘本以为自己揭开了谜团,可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即便知道了这些倭寇的死法,甚至能够想象得到这些倭寇战战兢兢站在期盼之上,有生命去完成棋局之时,那种不知何时就会死去的恐惧!

若只是简单被杀死,那也便罢了,可周瑜却让这些倭寇,在临死之前,感受到了人生的最大恐惧!

死亡固然可怕,但不知死亡何时会降临,而死亡随时又都会降临,那才是最让人恐惧的!

“这这大都督可真是好手段啊只是本官不明白,倭寇怎么会听他如此摆布?”宋知微不由惊叹道。

而李秘只是轻叹了一声,望着这血色的棋局,轻声道“天地为棋,人命做子,这位大都督不是想要当神人,而是要当神仙啊”

{}无弹窗夜已深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连聚义厅里的仵作们,也都歇息去了。

李秘却没法子睡下,因为周瑜今夜一番醉舞,又掀起一波惊叹与议论,见过此情此景,试问谁又能睡得下?

周瑜独树一帜的剑舞,落雪而成画,非但耳目一新,更需要大量的技巧在里头。

剑气袖风,支配那些棉絮,他又未曾在梁上布局,可见他有着多么宏厚的大局观,看似随意而作,里头却处处充满了技巧,综合起来,更是无人可比!

相比之下,李秘的炭条作画,又略逊了一筹,甚至光芒彻底被周瑜所遮盖。

然而李秘却并非因此而失落,他之所以辗转难眠,完全是因为手中这颗白玉般的围棋子!

他一直想不通,周瑜如何能利用这颗白子,让一百多号倭寇惨死聚义厅,甚至不许沾污自己的双手。

而此时,他终于有了切身的体会!

因为周瑜只是酒后舞了一曲剑,便让范荣宽在内的达官贵人,以及戚沫锋这样的冷峻悍将,一向谨小慎微的宋知微,乃至于他李秘本人,都爬到房梁上去!

场中诸多文官武将,在那一刻,完全忘记了自家身份与矜持,文官们也没再理会有辱斯文之类的规矩,武将们更是肆无忌惮,便是仵作们,也都偷空爬了一回!

此人有着多么恐怖的心智,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将众人操弄与股掌之间!

他连戚沫锋这样的人,都能够引导过来,连宋知微和他李秘都不由自主地生出好奇之心,那些贪婪又自私的倭寇们,也就不必去说了。

如此一看,这周瑜有着一万种法子,能够让这些倭寇自相残杀,可他李秘连其中一种,都难以想象出来。

或者说,李秘一次次设想,却又一次次被自己否决,因为连他都认为太过儿戏,人心又岂会如此简单,人又岂能变得如此愚蠢?

可事实已经说明,在周瑜面前,老狐狸一般的范荣宽等人,城府心机再黑再深沉,也都变得极其简单!

人心因为私欲而变得复杂,因为需要算计,但人心也同样因为私欲而变得简单,因为他们的目标从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满足心中的贪婪怪兽!

捏着这枚棋子,李秘又走回到了大厅来。

尸体已经被清理出去,前厅里那幅血泼墨,却被众人用围栏给保护了起来。

因为气味太重,看守的士兵全都跑到了外头去,厅里只剩下一点烛火,以及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

李秘认得这个老人,那是苏州府理刑馆的老司曹,主管的是卷宗与罪证,相当于证物室的头儿。

宋知微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因为他任用的这个司曹,既聋又哑,据说他还是个极其正直而认死理的人。

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徇私舞弊的事情了,因为你跟他说,他也听不见,他也不会回答你任何问题,不会泄露任何秘密,更不会伸手拿钱。

仵作们都已经歇息,他却在整理证物,将零零散散的证物都分门别类地归结,贴上编号,再小心地装进竹篓子里头。

见得李秘进来,老人稍稍抬头,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李秘走了过去,坐在旁边,取出烟枪来,就着烛火点起来,轻轻抽了一口。

他将烟枪递给老人,老人却只是摆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