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极宫的李二,高兴的直接举办了一场宴会,这算是他登基一来,做的第三件大事吧。
在北方捷报连连的时候,长安的春闱也如期举行,这一次的卷宗和以往的卷宗不一样了。
要举行两场考试,一场就是新的选择题,还有一场就是策论题,最为关键的就是,第一套的选择题规定了时间,三个小时,第二场的策论题,也规定了时间,四个小时。
这一次的春闱也受到了很多势力的关注,有世家的人、有儒门的人、也有寒门弟子、其后面还有一个大唐皇帝。
这位皇帝的威信已经树立起来,并且已经有了一种秦汉武汉的风采,没有几个人是敢去触霉头的。
一天的时间,卷宗直接被装订起来,负责看试卷评分的官员,也看不到名字,只能对着答案来。
至于策论,则是需要那些大儒来看,也是每个人看完之后,会交给另一个人,由两个人评出来的分数的中和。
这样一来,其工程量可能就会大一些,并且,没有人知道获得状元的是那个人。
满满的筛选,选择题的高分和策论的高分,都被选出来了,这些人也算是人才,可以先提拔出来,从县令等九品官员开始做起。
至于综合分最高的人,自然也要送到皇帝的桌子上,让他进行最后的定论,这个时候,名字和其来历都能够看出来,皇帝想要用谁,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这样的选拔也算是非常的严谨了,当然最后还是皇帝的一句话,但是送到皇帝面前的,都是综合分非常高的考生。
最终,名字排行出来了,中状元的人,叫做孙伏伽,而第二名也就是探花郎则是李乘风。
这一次皇帝李二启用的寒门弟子有十个人,世家弟子有八个人,儒家的弟子也有八个人。
看似相差不多的人数,其实还是可以看出来,李二的用心。
:https://fd。手机版:https://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