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会蒙蔽任何智慧的眼睛,也会让人失去清的判断,最终是打个你死我活,冤冤相报,仇恨和奴役若是放在这不足万人人口之中,那便没有人是安全的,最后一个人,一定也是死在暴力仇杀之中。
诸葛青阳的到来,这一切相对的封闭安和都开始打破。
虞老的残忍乖戾也只停留在人们可以想象的阶段,而诸葛青阳因为更加年轻,因为接触更多的鬼谷子孙子兵法战国策之类的玩意儿,会变得更加难以揣测和捉摸,因此他的智慧,他的见识,他的能善能恶的本事,远远超过民众心中的虞老的威风。
诸葛青阳的厉害之处正是利用了民众对于虞老的不满。
因为在虞初文明这个不足万人的文明中,一个当政五十年的老朽的面目可憎,声音可鄙,已经让人生出来了条件反射一样的厌恶。
如果有一个声音不再是那样的骄横跋扈,如果有一个人取代他的独断专行,那么无论这个人究竟是不是比他更贪婪,究竟是不是比他更阴毒狠辣,这个时候,人们已经不大关注。
人们要的是变,对于变好变化,却不大关心。
他们忘记了,一个老朽的老虎,牙口和胃口都不足以贪婪消化更多,所以贪婪也就相对少,若是新来一个牙口胃口好的少年狼,怕是不知道民众要如何供奉才能满足其胃口呢!
诚如域外文明的百姓,他们不会关心自身的权利,更不会跳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更不会在暴君独夫面前挺直脊梁,每逢灾劫,只会哭天抢地,怨天尤人,感叹命运不公,其实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的懦弱毫无担当,才会奉养出来暴戾恣睢的君王。
他们只认为自己被奴役天经地义,他们认为纳税交粮更是理所应当。
{}无弹窗这些仆人有的来自域外文明,也有的是本村中想要做些工赚钱补贴家用的村民,相比而言,域外文明的那些雇工,显得尤其精明能干。
当主人出行饮食时候,他们赶紧伺候逢迎,打躬作揖,不是躬下身子让主人踩着脊背上车,便是端起盥洗器具供应主人的使用;而且他们烹煮的食物,美味芬芳,真是达到了孔夫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这些行为看似好笑,只是颇为受到诸葛青阳的欢喜,诸葛青阳毕竟是贵族,但是这些用度吃穿,他也早就熟悉惯了。
相比而言,虞初文明的这些雇工村民,显得笨拙不堪,除了做一些洒扫刨地肩扛担挑的工作,也并不能做出什么花样。
村中人刚开始还厌恶这些人的那一脸胁肩谄笑丑态百出,只是因此能获得主人的青睐,还能够多有赏赐,所以渐渐的也开始学起来这些域外奴仆的花样。
如此一来,他们倒更是花样翻新,有样学样,心中不存羞耻之念,反而比域外文明那些刻意做作的奴仆做的更好。
时间不久,虞初文明里,打躬作揖,磕头跪拜,阿谀谄媚,都是恭顺善良之人必有的彬彬有礼。
他们失去了原本的淳朴,也变得更加猥琐不堪,只是他们还不觉得这是丑陋而已。
原来这位民事官并不仅仅是要让虞初文明大获其利,在虞初文明富裕之后,他自己也因此坐享远超过大家平素贫简时候的财富。
没有人怀疑他为何这么快的致富,也没有人真正知道虞初文明与外界文明的贸易究竟有多少利润,更不知道虞初文明贸易输出的物品危害世间多少。
在他们的心中,根本没有价格的意义印象,当然他们也无法衡量金银的多寡,更不知道货物的价值,那更遑论他们能够知晓诸葛青阳在如此贸易中究竟能够从中得到多少利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