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道:“我家如今如煌煌天日,天下臣服,将军当如何?”
张昌宗笑了:“公主,容臣提醒,您如今是武家妇,武家可论不上煌煌天日,这话臣今日就当没听见,若是让外头的人听去了,怕是要误会公主的。”
安乐笑了,笑容放肆且张狂,在她那张美艳的脸上,透着一股别样的风情:“误会又如何?又能奈我何?”
张昌宗哑口无言,现如今朝上做主的是她娘,小皇帝……那就是个吉祥物都轮不上的装饰物,还真不能如何!最多,也就是风评变得更差,可是,安乐是介意风评的人吗?
看张昌宗不说话了,安乐一笑,眉眼间带着自得,笑道:“虽说我敬佩将军守礼,然而,人嘛,识时务者为俊杰,将军还年轻,路还很长,选一条对的路走,也是很有必要的。将军说呢?”
张昌宗不说话,安乐又笑了笑,摆摆手,命人起驾,张昌宗躬身抱拳行礼送行,待安乐的车驾走了,才又跳上马继续往家走,不过,这次不再晃晃悠悠了。
一路骑马回家,掸尘土梳洗,换了身衣裳才去见媳妇儿,闺女送回庄子去了,郑太太快要南下了,过去陪陪老人家,聆听一下教诲。
“我看韦家是不得了了,这朝廷怕是开不了几天又要完蛋了!”
张昌宗进去的时候,薛崇秀正在伏案书写,见他进来了,就丢下笔,让人去洗毛笔,自己给他倒水,顺口问一句:“怎么说?”
张昌宗便把在门口遇到安乐的情形说了说,吐槽道:“你要做主,要掌权,你就要会理事,底下还跟着一大群人呢,事情不会搞,任人唯亲,结果家里又全是草包,这又不是过家家,这是治国理政,这是要让大家都不好过啊,为了不至于大家的饭碗都被砸,岂不就是要换个主事人了?”
薛崇秀一想,还真是,不禁笑起来:“你这话说的,倒也能通。”
张昌宗直接躺倒,四肢舒展,完全没什么形象:“这叫话糙理不糙。来,媳妇儿,帮我把案头下抽屉里的木盒子拿出来。”
“懒的你!”
嗔了一声,倒没拒绝,过去拉开那个小柜子的抽屉,里面有个很朴素、用料也很普通的木盒子,拿过来给张昌宗,张昌宗这才翻身坐起来,摸出一把钥匙来打开挂锁,拿出一摞纸来,纸张优质,用的也是好墨,就是字体还有些不成章法,一看就是初学者的手笔。
薛崇秀凑过去看了一眼,讶然:“你居然记下来了?”
张昌宗一边低头翻纸张一边答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本来历史知识就匮乏,再不把记得的记下来,怕过几年就忘了。”
说完,却叹了口气,满脸遗憾:“可恨当年历史没学好啊,有些事情还是一知半解的,知道会发生,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发生却懵懂不知,搞得连想预防一下都不知道怎么下手,只能自己看着形势,摸索着来。”
薛崇秀双眼含情地看着他,依偎在他身边,道:“预知也不是万事万能的,在天下大势面前,有些事情便是预知了,又能如何?亲近之人还能想办法,尽力去影响,不是亲近之人,又能如何?”
张昌宗把纸推到一边,又躺倒地板上,双眼望着屋顶,赞同道:“是啊,天下大势面前,人力的影响有时候很大,有时候又很小,捉摸不透啊!话说,秀儿,你说李隆基到底是怎么当上太子的?我只知道他发动了一个政变,但是,具体的经过这些我去完全想不起来,当初就没关注过,对李隆基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他是个老扒灰这件事了!”
这嘴毒的!
薛崇秀拍了他一下,倒是对他的话深有同感,这就是不专业的坏处,两人前世一个搞音乐的,一个当兵做保镖的,学历不算低,但是,都跟历史不沾边,很多东西也跟普通人差不多,有时候说不定还比不上普通人。
“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两人一起感叹。张昌宗发狠:“你说,我看相王也不是多重视他这个庶子,相王明明更看重嫡长子李成器,李成器看着可比李隆基靠谱多了,行事破有法度,腹中也不是草包,你说,丫一个无兵无权的庶子,到底怎么弄的?想不出来啊!”
薛崇秀目光幽幽:“想不出来也不怕,我已使人盯着他,这几日,他也就只跟二郎胡混,常在镇国公主府出入,倒没看出什么异常来。”
张昌宗想想,目前也只有这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