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票了,大势已去!张书记心中顿感凄凉,真有动用书记一票否决权的冲动。等其他常委都表明了态度,强装镇静地说道:“好,通过,会后组织部立即走程序!大家还有没有事情要说?”
这是要提前散会的征兆,李国良却意外地开声了:“张书记,我还有一件事情要说。”
嗯?众人很不解,这李书记今天很强势啊。
张书记心头一跳:“国良同志请说。”
李国良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我的女儿也在东城区办上班,我看东城区的马建国很有必要加强个人学习,我建议安排他先去省里学校离岗学习一段时间,东城区的工作就由马卫东先主持一段时间。”
嗯?这信息量很大啊。宋天明的眼神在李国良和张书记的脸上扫了扫,知道马建国绝对惹恼了李国良。
张书记看着李国面铁青的脸色,心中很是无奈,这马建国真是不争气啊,还好李国良没有赶尽杀绝,就让马建国先冷藏一段时间吧。
“我同意,加强干部学习很有必要,国良同志就去安排吧。”
马建国可是张书记在区县的头号大将,宋天明岂能不借机削弱对方的力量:“我支持国良同志的建议。”
宋天明一表态,市府方面的两个常委立即跟进,再加上纪委刘书记的一票,票数已经过半。马建国坐在家里却是祸从天降,只能暂时离开东城区一把手的位置。
雄霸山城多年的张书记,今天终于体会到了最大的失落感。一步错,步步错,在临退二线前就失去了山城的话语权。
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常委会,最后却是诡异的收场。张书记脸色忧郁地端着茶杯先行离去,宋天明站起来对着李国良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差点喊出合作愉快的话来。
下梁的风波算是结束了,一场弥天大祸消融于无形之中,李国良作为处理事件的代表,要兑现给李晓做出的承诺,想来在常委会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事情经过就是这样,下梁的群众很信服李晓,这也是他努力工作的结果。只要对李晓的职位做一下调整,一河水也就落了,我建议让李晓出任副区长进常委班子。”
张书记咳嗽了一声,眉头微微一皱:“这个李晓是有点本事,但是也太年轻了,二十八岁啊,大家这个年龄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就这样推到区委常委的位置上是不是很合适?下梁的事件是不是还有说法?”
作为山城一号,张书记此言一出,一众常委都是面面相觑。李国良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什么意思,你想过河拆桥?
“张书记,下梁的事还有说法?”
开声的是市长宋天明,李国良一直是山城的中间派,刚平息了下梁的风波,现在张书记却意外地在拆李国良的台,这个好机会他自然要抓住。
张书记心里顿生警惕,给出的理由也是合情合理,“几万人同时行动,没有人组织可能么?”
“嗯,这似乎是有人组织,但是这和李晓有什么关系?他这次毕竟在纪委受了委屈,还去了现场平息事件,李书记提议重新安排李晓的岗位,我个人觉得这很合适。”
宋天明突然支持自己,李国良也只能生生领受了,“我需要特别提醒大家,下梁事件发生时,李晓正被纪委审查,这足以说明李晓并不知情。另外,他是s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因为遭受这次无妄审查,已经正式向组织部提出了辞职。”
李国良的话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的意味却让大家更觉出了话语中的分量。如果逼着硕士辞职离开体制内,那省里会怎么看山城的班子?
牵扯到纪委,刘书记作为纪委的当家人不得不说话了:“这次纪委审查李晓,是东城区有人实名举报,结果却是诬陷。纪委对违纪人员已经采取了措施,东城区今年事故频发,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了。”
刘书记话音刚落,常务副市长姜斌接过了话头,他可是一直紧跟宋天明的急先锋:“这东城区简直是不像话,有个换届区长闹着要辞职,助理也要辞职,这次又闹出这么大的事,这足以说明东城区班子有问题,我建议东城区的班子要调整,主要负责的领导要承担责任。”
张书记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心中有点后悔。这马建国真是猪队友,为了维护他在东城区的一统天下,把李国良都逼向了宋天明,现在连累自己面子上也不好看。可是,如果让李晓上位,马建国能否撑得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