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常委的大班子!李晓心头的怒火熊熊燃烧,有点口无遮拦:“冯部长,区里书记区长还是代理的,你们组织部直接任命不更好?再把我调走还能腾出一个副处位置,耍流氓就耍到底嘛!”
李晓直接下了车,冯庆生的脸不由红了,知道今天的任务是个难差事,要不李国良能躲到一旁。可这是省里冯书记的意思,市里有什么办法?
“李晓,要多体谅市里的难处,我也不愿这样做的。”
李晓顿住了脚步,连头也懒得回了:“谁又来体谅东城区的难处?这算什么,不给底下的同志留任何一点机会?东城区这么大的摊子,市里省里口口声声支持,可曾有一毛钱的支持?就是像现在这样,抢项目塞人摘桃子!”
这是要掀桌子的节奏啊,冯庆生心中有点不安:“李区长,慎言,千万不要冲动!”
李晓自嘲地笑了笑:“我冲动又能改变什么?我一个研究生现在不还在学习初中的课。”
冯庆生看着远去的背影,无奈地叹口气,示意司机开车,急忙取出手机就打了出去:“王书记,区里大会开过了,李区长好像意见很大,但是好像也认命了。”
“不把项目拿出来,就是认命也不让他轻松,明天继续送干部过去,我还不信了,是他一个人力量强,还是组织力量的强。”
李晓返回办公室还没有坐稳当,委办主任陈鹏华的电话就打了进来:“李区长,你在哪里?马区长十一点要召开常委会,我通知你一声,是研究两套班子重新分工的议题。”
李晓一愣,马卫东也不安分了,虽然市委明确自己主持政府工作,现在林勉来了,马卫东会不甘寂寞的:“调整班子分工?呵呵,看来牛鬼蛇神都坐不住了,我现在是学习期间,区里的事情就不参合了。”
自己的身份还是尴尬啊,主持就是主持,还不是正印区长。林勉是正处,又是领导身边的人,他要是不安分,还真能做出文章的。
想到冯昌平就是省里分管组织工作的领导,李晓心里冷冷一笑:既然你们不要底线了,那我李晓何必憋屈死自己?
李晓去了市委校学习,但是,东城区的各项工程按照原来的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除了报纸上和电视台上的不时发布各种招标公告,其它什么新闻也没有。
在这种低调中,东城区每天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市委王英力主的新政策似乎对东城区无效,对,就是无效!
当初想到是把李晓虚挂起来,然后市里接手东城区的项目,可是,市里独独忘了投资商,派去和投资商接洽的市府工作人员都吃了闭门羹。
开玩笑!签了合同的投资怎么能说变就变?退一万步讲,就是投资商同意企业选址改变,那先期缴纳的土地出让金怎么办?可以让东城区退出来呀,东城区愿意投资商也不愿意。废话,代表东城区签合同的李晓不发话,谁说话也不好使。
东城区越是生机盎然,越发显得市府在经济发展上的无所作为。这下市府的某些领导坐不住了,再拖下去,就是东城区愿意移交项目,谁敢承担那前期巨大的投入?
于是乎,各路大神都出世了,凡是有执法权的市属部门,一窝蜂似的全涌到东城区来执法,还都有市领导带队,表现最抢眼的当属姜斌姜常务,几乎天天带队来东城区一线检查。
折腾总要有成果,在李晓去市里学习第三天,下梁的工地被市里勒令停工整顿,理由是不符合安全生产规定。
再折腾会让世外桃源也变天换地,有些变化还是如期到来了。李晓的凭借就是省里的力挺,但是,有些事情似乎也没有绝对。
六月初的一个早晨,山城酷热,市委组织部长冯庆生来到东城区,要宣布一项人事任命。因为前面市委办有通知,马卫东按惯例组织了副科以上干部大会。在市里学习的李晓也被通知参会,和马卫东一起在大礼堂外迎接冯部长的到来。
随着冯庆生到来的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男人,三十出头,显得很精神。按坊间的小道消息,这是省委组织部直接下派的挂职干部,也是现任省委组织部长的秘书出身。
“你好,李副区长,我是林勉,今后就一起共事了,请多多关照。”一身清爽的林爽,神态恭谦之间又有点倨傲,毕竟是大领导身边出来的人,气度自然不凡。
李晓也不能小家子气,微微一笑,主动伸手相握:“欢迎来东城区,今后一起共事,应该互相关照嘛。”
两人的初次见面也看不出什么,林勉虽然是下来挂职的干部,李晓隐隐感到却并非如此。他的猜测接下来很快就得到证实,在大会上,冯部长宣读的文件揭开了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