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我大汗曾言,若李浈有何需要尽可直言!”
李忱闻言显得若有所思,王归长看了看李忱,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却什么都不曾说出口。
“既然如此,那朕答应你,元日朝会之上,大相定能见到李浈!”
东都。
陈英已近崩溃,已是整整一日粒米未进,李浈只是其一,更多的还是那个人迟迟不见回复。
陈英之所以能坐上河南府牧的位子,多半是因为那个人的帮助,也正是因为这层特殊的关系,才使得牛党之外的陈英,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官居二品。
尽管河南府牧手中并无多少实权,但众人皆知陈英与大明宫里的那个人关系匪浅,所以自然也便给足了面子,而对陈英来说这已足够。
作为回报,陈英一丝不苟地执行着那个人的指令,包括抄没李德裕府。
甚至陈英已准备让李德裕出不了都畿道。
但这一切只因为李浈的出现而被彻底打乱,尽管那个人并没有说什么,但陈英却由此迁怒于李浈,即便李浈不去砸陈府,陈英也势必要将李浈置于死地。
只是令陈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李浈这个小小的幽州行军司马的能量远超自己预料之外,甚至远超自己的能力之外。
陈英在第一时间向那人禀报了此事,接下来陈英要做的便是等待。
一天、两天、三天
那个人似乎已将陈英完全忘记一般,没有传来任何只言片语。
这使得陈英有些害怕,惶惶不可终日。
与此同时,长安城,翊善坊。
若说长安城内最有权势,也最特殊的一坊,便非翊善坊莫属,说其最有权势,因为历代居住在此地那些人,曾左右了数次大唐王朝的命运。
君王更替、把持朝政、专权骄奢,甚至六年前的那场宫廷之变,亦是因他们方才使得皇城血流成河。
他们,便是宦官。
而若说翊善坊内最大,也最威严的那一处府邸,便非马府莫属。
宅子几经易名,它更早的主人叫高力士。
而如今的主人,叫做马元贽。
温室殿内,李忱的脸上现出了久违的笑。
王归长见惯了李忱脸上的笑,但今日面对注吾合素时,脸上的笑明显与平日大不相同。
今日的笑显得更真实些。
注吾合素对于大唐礼仪并不陌生,但对这温室殿却有些陌生,当年拜见武宗皇帝时,是在麟德殿,武宗皇帝的脸上没有这样的笑。
更多的是一种天朝君主的威严和肃穆,而武宗皇帝壮硕挺拔的身躯更使得注吾合素不敢直视。
而李忱不同,身材略胖些,但同样的英姿勃发,而且李忱的脸上总是挂着笑,使人生不出丝毫抗拒。
但注吾合素依旧小心翼翼,因为他总觉得李忱的笑容里,包含着世间一切。
一切无端虚妄,一切蝇营狗苟。
注吾合素立于殿下,忽然想起了临行时裴罗可汗说的那句话。
大唐李氏,唯李怡与太宗相类。
李怡,便是李忱,光王时的李忱、被武宗杀过得李忱。
活下来的李忱。
“朕听说,大相在会昌三年时便来过长安?”李忱笑道。
“回禀陛下,当年外臣奉我大汗之命,前来长安请求大唐皇帝陛下册封尊号!”注吾合素躬身答道。
“朕也听闻,武宗皇帝并未恩准?”
注吾合素闻言笑了笑,道:“回禀陛下,原本武宗陛下是恩准了的,只是天有不测风云,终未成行!”
李忱不由朗声大笑:“哈哈哈,朕再问大相一个问题,若大相的回答让朕满意的话,朕即日便写国书,为裴罗可汗册封尊号,如何?”
注吾合素闻言心中不喜反忧,能让李忱以此作为赏赐,那足以想见这个问题一定不是什么单纯的问题。
“外臣愿闻其详!”
注吾合素别无选择。
“朕问你,朕与武宗皇帝相比,谁更像昏君一些呢?”李忱微微探着身子,面目含笑。
注吾合素闻言顿时语塞,李忱与武宗之间的矛盾早已众所周知,而李忱此时此问,使得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但,武宗并非昏君,至少在痴迷丹药之前不是,若注吾合素的回答是李忱心中所希望的那个,那么对武宗而言又有些太不够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