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战起

明骑 隔壁小王 2370 字 2024-04-22

明中后期军制十分混乱,各地军镇,基本上都是卫所制和营兵制并行。卫所出身的高级军官,大多兼任着营兵将领的职务,实际上辽东卫所,大多被营兵也就是募兵取代了,而这位出身辽海卫的高贞高参将,便是开原军中第三号的人物了。

入夜,马城在城头上见到了高贞。

一礼到地,马城还是依礼拜见:“下官马城,参见高将军。”

高贞可也不敢摆谱,和气笑道:“强汉亡于妇人之手,世侄高论,闻之已久。”

马城一时哑然无语,琢磨着这事该不会传开了吧,这位高世叔一副揶揄的态度,还真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马城这时也只能装聋做哑,含糊过去,站在高贞身后看着城外,聚集在一起的一小股骑兵,正在对着紧闭的城门叫骂,几乎人人都带着伤。

一个嗓门很大的骑兵后背上还插着一只箭,骂的很凶:“开门,让爷爷进去喘口气。”

高贞冷脸看着那骑兵背后插着的箭,冷笑道:“左右,射死这临阵脱逃的贼贱才!”

左右两边十余名鸟铳手举起鸟铳,吓的那群抚顺残兵落荒而逃,也不敢再骂了,远远避开了城头鸟铳的射程,却也不肯走。马城看的直叹气,这就是大明的辽东,抚顺的败军到了开原,连开原城也进不了。

各派系将领互相倾轧,开原的守将,哪会管抚顺兵的死活。

高贞总算还有点良心,让人隔着护城河,远远仍了一袋干粮下去,让这些抚顺败兵回归本队。

马城一时哑口无言,忍不住小声提醒:“世叔,放几个进来,问一问抚顺战事也好。”

高贞咧嘴冷哼:“不问也罢,平白乱了我开原军心。”

马城无奈,看着这位手握三千营兵的参将,只有苦笑的份,这便是大明边军的将领了,一个比一个桀骜不驯,一个比一个狂妄,那位手握重兵的山海关总兵杜松,也是同样的货色,有勇无谋。

对于这些打仗不带脑子的辽东将领,马城已经无话可说了。

{}无弹窗第三十一章战起

请了家法,马林才阴沉道:“前日军报,抚顺被围。”

短短八个字,足以让人心惊肉跳了,辽东城池被围攻,这是多少年没有过的事情了。

马林再也压不住火,勃然大怒:“建奴如此胆大妄为,捋我大明虎须,我辽东大军一到,必使建奴化为齑粉!”

家主表了态,厅中众人纷纷恭维附和,痛骂建奴肆意妄为,颂扬大明天兵威武,让马城联想到了后世的精神胜利法。这真真是色厉内荏了,建奴凶猛,可不会因为马总兵骂了几句娘就乖乖退兵了。

联想到历史上,给这位马总兵的评价是懦弱无胆,可也不是全无道理。马城很清楚这位老爹的短处,从小在祖父马芳的庇护下长大,辽东总兵任上做了不久,就被李成梁取而代之了,实际上,这便宜老爹是没打过什么仗的。

给马家上下鼓足了劲,振作起来的马林好象打了鸡血,很快做出一系列决策。

首先是清点庄产,商铺,调集钱粮,整军备战,此事自然是董举人负责的,董举人在马家的地位相当于幕僚长。

董举人倒是恭恭敬敬答应了,马城直觉此事未必会顺利。要说这董举人和大太太没有勾结,马城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信的,就是马林,恐怕也是心知肚明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时候,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议事一个时辰后,没有军职在身的马氏族人,纷纷告退。

连董举人也退出议事厅后,剩下的,就是有军职在身的马氏子弟了,包括了大公子马燃,二公子马熠,加上马城这个老五,除了马氏子弟之外,便是马府家丁出身,直接领军的实权将领了。

家族议事变成了军事会议,气氛更加肃杀严肃。

马城端端正正坐在下首,偷看着一位四十多岁的游击将军,应该是跟随祖父马芳,征战多年的马府嫡系了,整个军事会议给马城的感受便是,实力不足。

一镇总兵,麾下有多少兵马没有定数,基本上是有多钱就养多少兵。和正印的辽东总兵张乘荫,山海关总兵杜松,麾下过万精兵比起来,马林这个开原总兵实在是太寒酸了,麾下精兵只有两千出头,这便是杂牌总兵的悲哀了。

把萨尔浒之战的失败,责任推到他的身上,实在是不公平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