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穿越大藤峡

从地图上看,最近最直接的水路是进入浔江、桂江和漓江,这三条江其实是同一条江,除了一开始要走一段山路以外,可以一路直达桂林,但中途必须经过很可能已经陷落的梧州,危险程度较高。

第二条路是通过郁江、黔江、柳江、洛清江进入义江,上岸后还需步行将近50里山路,这条路要远得多,全程将近600公里,即便以海盗艇的高速,一夜之内也赶不到,必须耽搁一个白天上岸隐藏行踪,但全程可以回避任何大城市,中途遇到麻烦的几率很小。

众人大部分支持第二条路线,能不暴露就不暴露,是特战队员的自然反应。

林啸内心也偏向第二条路线,他不怕清军人多船多,就怕他们搞什么铁链锁江之类的玩意,那一旦纠缠起来就有点风险了。

小分队人员除了林啸、张晨枫、段正宏、刘旭磊、祝俞嘉、夏博敏以外,还有何守信、司徒正、秦书涯,这三位都是武师出身,身手相当好,又都是本地人,可以认路。

至于丁帅和李涵之,因为任务繁重,林啸让他们留守原岗位。

结果莫原炜不干了,坚决要求同去,他觉得自己是地头蛇,以前还在桂林驻扎过,必要时还可以由他联络城中的细作等等,总之带着他有道不尽的好处。

“莫大人……峦首兄……这……”

林啸犹豫着望了望何守信,见何守信默默点头,便同意了。

计议停当,当夜就出发,一行十人带足弹药,分成两组,抬着海盗快艇出城向北,隐入山路中。

海盗艇是很轻的玻璃钢船体,全船最重的就是发动机了,四个人抬一艘根本不费啥劲,还能轮流留下两人警戒带路。

在何守信的带领下,一行人摸黑走了二十多里山路,来到一个叫三里村的地方,村子东边有一条小河,两岸栽满杨柳。

众人把快艇轻轻放入河中,登艇发动引擎,扬长而去。

一个多小时后,就进入了郁江,快艇加速一路疾驰不久就来到贵港附近,林啸打开红外夜视望远镜,观察着江边情形,江岸边隐约有些灯火,隔一段时间便会出现几个兵营样的建筑,看来这儿尽管已是前线,清军攻克玉林后还在休整,尚未派兵来攻。

很快前面出现了个大弯,这里是郁江、黔江和浔江的三江交汇处,江岸边就是桂平城,这里也暂有明军驻守。

绕过了桂平左拐就进入了黔江,沿黔江一路溯江而上就是十万大山地区,两边都是黑黝黝的山峰,江边到处是险滩,很少见到村庄,根本没什么渔火。

行驶不多远江面陡然变窄,水流越来越急,两岸高耸的怪峰形成一个险峻的峡口,林啸知道这里应该是个叫弩滩的地方了,这是著名的大藤峡的出口。

传说这里原有大藤横跨江面,昼沉夜浮,可以供人攀附渡江,故名大藤峡,明初时这里的瑶民曾爆发过大规模的起义,在官军镇压起义时大藤被砍断,因此后来又名断藤峡。

林啸看到两岸一片礁石岩巉,知道这里水下有暗礁四伏,加上江流漩涡回环,狂澜倒卷,险象丛生,连忙招呼大家坐稳,两艘快艇一前一后减速慢行,小心翼翼地逆流而上。

湍急的江水不时卷起激浪,浪尖调皮地舔舐着众人的衣衫和脸庞,两艘快艇一忽儿穿浪而过,一忽儿腾空而起,把艇上的人颠得七荤八素。

大约半小时后,随着黔江再一次左拐,江面终于开阔起来,驶出峡谷的快艇再次加速一路飞驰,将近凌晨五点的时候,进入洛清江从柳州正东驶过,前面一路又全是两山夹一江,沿岸荒无人烟。

大约又赶了一个小时路,驶过一条名叫洛江的支流河口后,天色已微亮,林啸决定在附近找一处隐蔽的江湾靠岸。

众人收拾好随身装备,动作利索地把快艇拖上江岸,抬入离岸两百多米的一片山地密林,刘旭磊和祝俞嘉还从四处砍了些带叶树枝,把快艇掩盖严实。

东方发白,天快亮了,林啸让大家各自从背包里取出事先准备的宽大披风便衣换上,以备被人路过发现时略作遮掩,这里离桂林仍有五十公里之遥,不大可能遇见大队清兵,但江岸边难免会有小村落,很难保证不被山间猎户或樵夫撞见,只能略作化装来掩人耳目了。

众人脱了头盔,整理发髻,把披风便衣胡乱罩在军服外面,然后找地隐蔽,喝水吃干粮略作休息。

自淡马锡起,林啸便要求他的特战队员们全部留起了头发,只许剃须不许剃发,以备日后化装侦察之需,所以大半年后,现在众人的头发都可以勉强梳一个发髻了,除了洗澡的时候有些麻烦,大家倒也逐渐适应了。

(ps:感谢逍遥游、小丹、花弄影的赏!谢谢你们的支持!周末了,今天晚上还会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