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千岁军

这个女子,据说年龄并不大,名叫楚芳,因乳名芳芳,家人都习惯呼她为芳芳,原是靖州遂宁县当地一个楚姓土司的女儿。

绥宁县北靠雪峰山脉,南依八十里大南山,是夹在两山中的一个小盆地,一条巫水河穿境而过,因而当地植被丰富气候湿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盛产绞股蓝和莓茶等农产品,之前当地百姓的生活也还算安逸。

芳芳的家族是当地望族,在这一带颇有势力,家中筑有一座很大的土楼,里面光蓄养的奴仆佃户便成百上千,金银财富、粮食牛羊更是不计其数,生活很是富足。

因当地民风彪悍尚武,即便是女孩子也不受儒家规矩约束,芳芳自小也便喜爱舞枪弄棒,后又屡经名师指点,竟习得一手好棍棒。

待得及笄后,她的父亲把她许配给了靖州宣抚司一名姓思的同知,这个同知,可是朝廷授予的一个正儿八经的正六品官职,双方的联姻也算是门当户对强强联合了。

不料四年前,双方尚未成婚,可怜芳芳连未婚夫的面都尚未见过,便遇到了清军孔有德的第一次南征。

清军杀至遂宁时,她的未婚夫作为当地最高地方长官之一,毅然决定领兵抵抗,然而不久便因兵败而战死沙场,而她自己的家中也被孔有德的绿营兵洗劫一空,就连父母兄弟在内的家人也大多惨遭残忍戕害。

于是,怀着满腔的国仇家恨,她便组织了一百多幸存家丁上山拉起了队伍,打出抗清大旗,立誓为父报仇,把山寨设在了一个叫神坡山的地方,这是个一千多米高的山峰,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这楚芳年龄虽不大,却很有领兵之才,行军打仗也颇懂谋略,只数年的时间,她们便把遂宁南边八十里大南山一带的流匪草寇扫荡干净,并逐渐收编了附近高顶山、牛坡头、鸡公坡一带许多小股的本地山匪,一边休养生息一边和清军周旋,逐渐把周边一带的民心凝聚了起来。

(提问:林啸准备给部队自制的第一批军服,是以什么服装为蓝本的?)

要在这茫茫数百里大山中堵住孙可望,祝俞嘉果真有办法吗?

还别说,他还真有办法,别看他平时大大咧咧的算是半个逗比,其实他做起正事来胆大心细、很有头脑。

身为驻守桂北前线最高长官的祝俞嘉,除了加紧练兵扩军之外,平时可没闲着。

按林啸的战略方针要求,祝俞嘉把他手下的几个独立营分别部署在河池、融县、柳州、宾州、阳朔、平乐等几个桂北战略支撑点,一方面加紧剿匪维持治安,一方面配合朝廷派驻的官员组织当地百姓恢复春耕,休养生息。

而其清一色装备现代武器的三个野战主力营,以及机炮连、侦察连、战地医疗队等野战部队,早已悄悄北上桂林东北两百多里外的全州一带备战,密切监视湖南永州方向的清军主力动向,而桂林城内,只留了辎重营六百多人居中策应。

林啸托付给他的直属总部的冯素琹独立营,则应冯素琹的强烈要求而单独驻守于桂林东南方向的另一前线——恭城,这里离焦琏所部驻守的贺县已不远,这两支新军也是密切联络磨刀霍霍,随时准备痛宰来自郴州方向的清军。

为安全起见,祝俞嘉特地在其身后的平乐、阳朔一带摆放了两个独立营随时北上增援,没办法,老大的女人,他可管不了,同时,她的安全问题可马虎不得啊!

……

兵力部署停当后,他亲自带领侦察连和警卫排战士,多次深入永州、武冈、靖州一带前出侦察。

除了需要摸一摸清军在此的部属情况外,他还顺带勘察了这大山中的民情、地理、水文、矿产资源等情况。

祝俞嘉本是湖南衡阳人,这儿离他原时空的家乡已经不远了,在他心目中,既然队长派他负责这一线,那么这一带很快就是自己的地盘了,他得好好的知己知彼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