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高要失守

仅过了一天,第三天傍晚,祖泽清从广州返回的座船,刚刚抵达肇庆城外的阅江楼码头,便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坏消息。

刚刚上岸,正与一众赶来迎接的部将寒暄的祖泽清,偶然间抬头便望向西江南岸。

陡然发现,高要县城方向浓烟滚滚,对岸江边乱哄哄地挤满了溃兵的身影,江中十几艘小船刚离岸,正拼命地向北岸划来……

祖泽清从平南王府出来后,当晚便宿于广州自己的府邸,与妻妾家眷们的一通凄凉话别自然免不了。

第二天,因等待领取饷银,督促军械、粮草等事宜,心烦意乱的祖泽清又跟王府衙门的官吏们纠缠、扯皮了小半天,因而几乎在广州又耽搁了一天。

直至天色擦黑,他才匆匆上船返回肇庆。

一百多里的弯曲水路,又是连夜逆水行舟,直至第三天傍晚,座船才抵达肇庆,不料,抬眼所见的,便是这一幅凄惨景象。

“怎么回事?难道……明贼已经杀至高要了?”

祖泽清大惊失色,瞪着疑惑的双眼望着对岸,急声对前来迎接的副将道:“快,接住那几艘船,打听一下,什么情况!”

“嗻!快快快,截住他们!”

同样一脸错愕的副将,转头挥着手,对身后的亲兵连声嚷道。

很快,逃过来的船上溃兵被截住,一名尚未从惊惶中回过神来的佐领(相当于满八旗的牛录额真,作者注)小军官被押了上来。

一问之下,原来,就在两个时辰前,高要城下出现了明军的身影,两个时辰后,高要便失守了。

“两个时辰?这……怎么可能?”

祖泽清失声惊叫,旋即怒喝道,“王国栋呢?这个草包!他人呢?”

“回都统大人,参领大人他,他……已经……殉国啦。”

那名灰头土脸的佐领全身颤抖着,带着哭音回道。

“啊?”祖泽清差点一屁股跌坐于地……

这,是谁干的?真是明军吗?

这还是攻城吗?还是打仗吗?

这踏马就是龙卷风啊!

肇庆府城,背靠险峻的鼎湖山,面朝在此急转的西江,因背山面江而易守难攻。

明军想要攻取肇庆,唯有水师坐船沿江而下,或由陆路攻取西江对岸的高要县城,再设法渡江而来。

眼下,西江上游,两山之间已有铁链锁江,江边又建有好几座水寨,堆积了大量易燃之物,明军也压根没有强大的水师,因而只有陆路仰攻一途。

而高要县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是一座江边小城。

因与肇庆隔江相望,互为犄角,两地相距不过十多里,既是肇庆府城的唯一屏障,又是明军必取之地。

为此,都统(相当于满八旗的固山额真,作者注)祖泽清特地命参领(相当于满八旗的甲喇额真,作者注)王国栋率三个汉军甲喇,将近五千人驻守高要。

西江两岸,还停靠了大批的木船以便联络,必要时,随时可以增兵高要。

自恃天险,两地又互为犄角,祖泽清很自信,虽说大势凶多吉少,但自忖至少守他个把月绝无问题。

要知道,冷兵器时代,攻打一座坚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在前年,王爷率数万大军围攻无险可守的广州,可是足足攻打了十个月,死了多少人,才好不容易拿下的。

……

祖泽清哪里会知道,别说高要这种小县城,就算他的肇庆城,在林啸他们眼里,也根本就是纸糊的。

对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军队而言,即便是陆军,打仗讲究的,一是杀伤敌之有生力量,二是攻占战略要地,早不再是中世纪的攻城那么回事了。

这个时代再坚固的城门,只要他们愿意,也只需一炮的事。

那么,前来攻打高要的,这么厉害,究竟是哪一路人马呢?

事实上,攻城者,既不是夏博敏的北路军,也不是南路军,而是被安排在中路的明将王兴。

……

前一天,天色刚刚放亮,林啸就起床了,带着段正宏和王栋两人,饶有兴致地跑了一会步,打了一套军体拳,观看了一会战士们的早操,就回去吃早餐了。

张晨枫、何守信、司徒正、余成等人,需要各自带部队操练,所以,林啸身边,只剩无兵可带的光杆司令段正宏,以及通信班长王栋两人陪伴了。

因为最快晚上才能出发,所以,今天林啸想去上川岛转转。

从那里,可以远远望见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