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不给活路的意思

这伙人就如天兵天将一般,人数不算多却全是精锐,数战之下居然无人能挡,无论是谁触之即溃。

他们一战南宁便灭了孔有德,二战桂平击毙尚之信、耿继茂,三战广州活捉尚可喜……直杀得闻之色变,人人心惊。

如今,他们的兵锋终于指向了福建……

最可恨的是,他们竟然事先夺去了仙霞岭,切断了浙闽两地的联系,彻底断了他赵国祚的退路。

这分明是……不给活路的意思啊!

他的顶头上司——浙闽总督陈锦早就逃往杭州了,可他赵国祚有守土之责,没命令哪敢弃军而逃啊。

好在福建巡抚张学圣也没跑掉,这令赵国祚郁气稍平——黄泉路上不孤单,临死也有个垫背的。

陈锦临走前令他俩坚守福州,待他上奏朝廷后,自会统率大军前来驰援……

赵国祚知道,这不过是这位总督老爷的托辞而已。

他又不傻,若是朝廷真有大军来援,困守广州的平南王,也不会在一个多月前坐以待毙,城破被俘了。

前几日,滞留德化多时的这伙人终于向福州杀来了,苦心经营一月之久的高盖山防线一夜即溃,溃兵如潮水般涌入府城,止都止不住。

更令人心惊的是,就在昨日,闽江口的梅花所守将逃回来禀报,说是郑成功的舰队杀来了,乌泱泱的足有几百条船。

驶出港外阻击的数十条战船虽然英勇,但以寡敌众之下,还没几下子就被打散了……

赵国祚当即倒吸一口凉气,这郑成功,什么时候与这伙瘟神串通一气了?

这是……要将海路也给堵上?

他连忙派出援军两千,火速驰援闽安镇,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这路援军还没与敌交手就跑了回来——闽安镇早就落于敌手了……

赵国祚越想越丧气,长叹一口气,颓然道:“这仗……还怎么打?”

感谢“芳心暗许”、“悠悠”的打赏!谢谢!

第三七七章不给活路的意思

除了这三艘船组成的分舰队外,林啸又加上了一道保险。

他令何守信带上警卫连,和王栋的少年营一起,带着那个佛郎机人组成的“燧发枪营”,分别乘坐这三艘炮船随行出征,作为全歼福州清军的最后保障。

据夏博敏报告,他们一路攻击前进,虽一路横扫,轻松击破清军的防线,但并未打过大规模的歼灭战。

清军精锐几乎全在福州,加上各路溃兵,眼下,困守福州的清军尚有二万余人。

由于王兴所部要分兵迂回,林啸有些担心,夏博敏的主攻部队兵力过于单薄了。

一个主力营加上两个独立营的战斗人员,即便连同团部直属连、排在内,夏博敏手边也只有二千来人。

才这几个人,想要独力全歼福州清军是很困难的,至少不足以彻底击垮守城清军的士气,硬攻之下难免会有伤亡。

所以,只有郑成功的人参与围城,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全歼清军。

为了保证郑成功的舰队能及时赶到,林啸让何守信领衔相助,有了他们手中的机枪和迫击炮,可以确保快速击溃清军炮船的拦截。

另外,林啸这么做,除了帮助郑成功舰队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用意——锻炼队伍。

事实上,林啸对王栋的那个少年营的战斗力一直不太放心。

因为,这个营是个半吊子营,不仅全营兵员都是十四至十六岁的半大小子,他们手中的武器,也全是单发的“中正式”,既没有配备机枪,更没有迫击炮。

另外,匆忙之间,他们在广州训练的时间也不足,除了单兵战术能力尚有很大欠缺外,一些复杂的班排协同战术更是练得很少。

林啸认为,让这些少年在老兵的帮助下,先参加几次相对轻松的战斗,有助于他们顺利成长,在以后的战斗中有效减少伤亡。

因而,林啸特意吩咐何守信,到了福州,不要让他们独当一面,务必将他们各连拆散了使用,在警卫连老兵的带领和守护下,才能参与攻击……

另外,那个纯粹由佛郎机俘虏组成的“燧发枪营”,也该让他们上场热热身了。

虽然相对于别的部队,这伙人手中的枪支比较落后,但他们也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优势,那就是,他们携有十多门十二磅野战火炮。

这种野战火炮,虽然只是落后的前膛炮,但因铸造水平的关系,与清军的十八磅和二十四磅守城火炮相比,却一点都不落后,至少更加灵活,射速更快,在射程上也不太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