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个儿,你们早些回去歇息。”
“明日起,荣娘、秀娘,你二人就要到大姑娘身边侍候了。”春香对两个小女童吩咐了话。态度是非常和善的。
原由也简单。
春香知道荣娘、秀娘的身世。
两个小女童,荣娘的生母赵春花跟春香一样,曾经也是三夫人刘王氏身边的大丫鬟。另一个秀娘的祖奶是老夫人沈氏身边的陪嫁沈嬷嬷。
总之,全是家生子。
既然是祖祖辈辈在刘府里当差的人,哪怕是奴仆呢,大家伙之间总要看顾些情面的。
“诺。”
荣娘、秀娘都福了一礼。
“谢谢春香姐姐的提醒。”荣娘谢了一话。
“春香姐姐,明个儿,是姐姐领我们去大姑娘那儿吗?”秀娘问了一句。
“自然不是。”春香笑着回道:“明个儿得由夫人发话,让大姑娘收拢你们二人在身边,当了使唤的小丫鬟。”
荣娘、秀娘又谢过春香的提醒,二人才是告退了。
回了下人房。
荣娘等着亲娘归来后,讲了春香姐姐今天提醒的事情。
赵春花是高兴的模样,她伸手抚了抚荣娘的头,一个抚头杀的爱抚。赵春花叮嘱道:“去了大姑娘身边,一定要少说话,老实做事情。”
“荣娘,一定要记下娘的话。”
赵春花这般的心思,荣娘能理解。
少说话,就不容易犯了口舌之争。多做事情的老实人,哪怕吃亏些,总能快些融入进去。
“大姑娘是夫人膝下目前唯一的子嗣。”
赵春花小声交待道:“夫人对大姑娘身边的情况,一定盯得仔细。”
“荣娘,做个乖巧的好孩子,答应娘好吗?”
荣娘听得亲娘的问话,她使劲儿点了点头。
荣娘回道:“娘,我一定好好听话。少说话,多做事。”
“好孩子。”
赵春花又给了女儿,一个爱的抚头杀。
在心底,荣娘在计算着,她能有多少薪水啊?算一算,一年能有多少,十年又能有多少呢?
刘府虽好,可非家园。
荣娘不想当一辈子的奴婢,更不想她长大了,就被所谓的“主子”给分配一个丈夫。她更不想,她的子子孙孙也继续做人奴仆。
自由、自由、自由……
这是荣娘向往的。
当然,荣娘也不傻。
荣娘很清楚,她和她亲娘赵春花,若想赎买自身的话,肯定需要银子啊。而且,出了刘府后,如何谋得生计呢?
至少,在离开刘府前,荣娘觉得她需要学会谋生的技能。
这会儿,荣娘打了一个饱嗝。
她刚刚是小半个饽饽泡了肉粥里,泡成了粥糊糊,这才是填饱了她这个大胃王。荣娘自己感觉着,小嘴巴里一股的饽饽味道。
至于肉味儿?
嗯,没注意到。
许是因为这肉粥里,肉少得可怜吧。毕竟,荣娘喝的肉粥,是三房的遂歌大姑娘食用的不是一个版本。
遂歌大姑娘是刘府的精贵主子,那肉粥自然是厨娘精心熬好的。
至于荣娘这一碗粥,是她娘拿着剩余的肉粥再添了白开水和青菜,洒上少许的盐粒,这混和煮出来的均衡饮食。
订阅比例未满60的小天使,24小时候后,可查看最新章节。她刚刚是小半个饽饽泡了肉粥里,泡成了粥糊糊,这才是填饱了她这个大胃王。荣娘自己感觉着,小嘴巴里一股的饽饽味道。
至于肉味儿?
嗯,没注意到。
许是因为这肉粥里,肉少得可怜吧。毕竟,荣娘喝的肉粥,是三房的遂歌大姑娘食用的不是一个版本。
遂歌大姑娘是刘府的精贵主子,那肉粥自然是厨娘精心熬好的。
至于荣娘这一碗粥,是她娘拿着剩余的肉粥再添了白开水和青菜,洒上少许的盐粒,这混和煮出来的均衡饮食。
肉星儿,荣娘是真见到的。
就是少少的颗粒,不注意时,容易让人忽视了过去。
“娘去厨房干活了。”
“荣娘乖乖在屋里玩儿。”
“莫淘气,要乖啊……”赵春花一边收拾了碗、小勺子到小篮子里后,对女儿荣娘叮嘱了话。例行的叮嘱后,赵春花就是离开了。
荣娘?
荣娘又被锁了屋子里,一个人待着玩儿。
这小小的屋子,两张小小的榻,一张小桌,两只小凳子。嗯,还要加上了一只夜壶,这就是荣娘活动空间里,全部的一切。
外面……
外面还是冬季,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建元元年,在荣娘的生活中,就是平淡的过去了。
翻过新的一页。
来年,是大晋朝新皇帝登基后的新一年,改年号为升平。
升平元年。
春。
三月初一日。
荣娘满一周岁的生辰。
刘府在刘老太爷的孝期中,三房的遂歌大姑娘的周岁生辰并没有大办起来。不过,刘府的刘大夫人还是举行了一个小小的拭儿礼。
荣娘在吃着亲娘赵春花专门给她备的鸡蛋羹时,知道了遂歌大姑娘在拭儿礼上,抓到了一支毛笔,一个金算盘。
“大姑娘将来定然是一位名门淑女,才识了得,贤惠端庄。”
赵春花还学着拭儿礼上,刘二夫人的夸赞话,又讲了一遍。
荣娘默默听着,愉快的吃了属于她的一碗鸡蛋羹。这可是她周岁生辰了,她亲娘专门给做来犒劳她这个亲女儿的生辰礼。
“你跟荣娘嘀咕这些没用的。荣娘一个小娃娃,哪懂了你学来的那些话儿?”李哑婆在旁边摇摇头。表示赵春花学来的话,跟她们这些奴仆哪有什么关系?
“我这不是想着,荣娘跟大姑娘同岁。”赵春花说了她的打算,她道:“我想将来等荣娘的年纪再大些了,能求得夫人的恩典。让荣娘到大姑娘身边做一个小丫鬟。”
“大姑娘身边的小丫鬟,也是多少人眼红的位置?”赵春花笑得开心,她道:“我的月例钱,加上荣娘的月例钱,在荣娘及笄的时候,总能攒一笔来。”
“往后荣娘出嫁了,有一份好嫁妆,在婆家总是能挺起来腰杆儿。”
赵春花说了一个亲娘最纯朴的愿望。
李哑婆听得赵春花这一翻话后,点点头,道:“你这般早早打算,也是好事情。荣娘是春花你一辈子的依靠,你是得多多为她谋划一下。”
荣娘在旁边听着亲娘赵春花和李哑婆的一翻话后,心中既然是甜蜜着,亲娘真不愧是亲娘,时刻为她着想。
可荣娘也烦恼啊,她年纪太小了。这么小的她,亲娘都在为她将来嫁人的嫁妆考虑了?
会不会太早了一点儿?
时光,不会为人改变的。
荣娘就这般慢慢的长大着。
升平三年,冬。
刘府除孝了。
翻过新年,到升平四年的春,三月初一日,荣娘就是满了四周岁。
小小女童,梳起了小丫鬟的双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