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资产良好?

重生商海 穷四 2314 字 2024-04-23

有这么一家规模的纺织厂,老豆应该愿意投钱才对,大不了再让老妈去求求老豆,老豆应该会心软,再给他一次机会的。

王浩安听到王思恒那些话,却心里不停的腹诽,你净捡好听的说。工人多少,设备多少,资产多少,可你没说工人年纪多大吧?没说设备是哪年的吧?更没说有多少负债吧?

甚至那些资产,很有可能都算上了库存积压的东西,根本卖不出去,还有可能是按照高价算的。

他算是明白郭继杰为啥做生意会赔钱了,光看这些表面数据,那就跟做生意只看毛利润,没考虑过成本一样。扣除成本之后就会发现,不但没赚钱,还特么亏了不少。

前世他遇上了不少这样做生意的二代,一个个都觉得自己特别有天分,做生意多么容易,失败之后才回过味儿来。

“郭总,我们这还不算诚意吗?你还犹豫什么?”孙兴才催促道。

反正他只用付出五十万,然后还帮市里甩掉了一个包袱,这次功劳绝对不小。等这批产品生产出来,装备部队,他也就该升迁了吧?

“这家纺织厂,加上五十万rb,还是太少了。我说过,我们的专利价值数百万英镑,你给的还太少了。”

郭继杰还想再多要一些钱,这样他也能多赚一些。

“已经不少了,这是一家成熟的工厂,现在还有许多订单呢,随时能够创造利润。当然如果郭总想要扩大规模,那我们更加欢迎,甚至可以给与一些优惠政策。”王思恒继续忽悠道。

郭继杰凑到王浩安耳边小声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王浩安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大声问道:“郭总问那家纺织厂负债多少?我们要看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还要实地考察。”

听到这句话,王思恒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

其实冰飞厂开出来的条件,正是王浩安让老爸暗示的结果。

王浩安拿到钱,反正也是打算收购国企,从而直接拥有一家有熟练工和设备的工厂,比他自己投资新建要划算的多。

这个时期,许多海外华侨都在国内大肆收购亏损国企,其中手笔最大的,不是香江、宝岛的,也不是欧美的,而是南洋的几位华侨。其实人家早就不把自己当成华夏人了,只是借助这一层外皮,从而方便在内地投资。

此时在国外,就有许多专门收购濒临破产企业,然后进行资产重组,再卖出去赚钱的公司,只是国内还没有,甚至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还有这种操作手法。

南洋的几位,就是靠着这种手段,几乎以白菜价买走了许多小型国企,然后资产重组,卖给其他华侨,甚至还有转手再卖给政斧的。

在这里面,必然要涉及到一些工人失业的问题,但按照他们的操作手法,这些都甩给了政斧。等于是他们什么都没付出,只是拿出来一点点本金,就赚走了大量的利润,还不用承担在内地开厂的风险。

为什么许多华侨明知道内地是个很大的市场,还不敢回来投资呢?就是担心内地政斧的政策有变化,毕竟此时内地在他们眼中,是非常封闭,且非常强势的。

他们就怕开了公司,建了厂子,回头再被充公了,毕竟他们当中许多人,当初就吃过这样的亏,在那个特殊时期。

王浩安记得前世老妈所在的纺织厂也被一位华侨收购了,然后工厂整个搬迁,设备搬走,厂房卖掉。

承诺是工人跟着去,都能继续上班,可有几个愿意离乡背井的去外地上班,远离配偶、老人和孩子?

这样工人就一个个被迫“主动离职”,他们还不用负担什么赔偿金,那时候好多下岗女工,都是靠什么生活的啊。

在跟政斧签订合同的时候,政斧根本不知道他们有这么多套路,没少吃亏。等政斧终于明白过来这些套路的时候,他们要么已经赚到钱跑了,要么就是研究出了新的套路。

也不怪这些人担心政斧会收拾他们,这种人就是欠收拾!

王浩安也知道冰飞厂肯定不会给太多的现金,所以他的心里低价是一百万,但这份专利的价值明显不止这么点,他总要多拿到一些东西才行,否则就太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