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天,都在玩斗地主,她将牌算得很好,让太后赢得很舒服,又教会了太后宫里那些人玩法,所以太后想玩也不必大老远地传召她,身边的宫人就能陪着娱乐。
如此甚好,李思预感赵太后若是见到了相国吕不韦,必定会在相国面前提起她。
相国在宫中尚有眼线,李思既然能得到秦王、太后的青睐,自会引起吕不韦的关注。
那个时候,李思接近吕不韦的机会,也就来了。
已是深冬,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整个咸阳宫里也是白雪皑皑。
李思在风月馆的屋子里冷得够呛,里里外外裹着厚衣裳,搓了搓手,冷得发慌。
她不大适应秦国的寒冬,望着屋子里木桌上的菊花,担心起韩兄的这盆菊花也适应不了环境,挨不过寒冬。
“我是答应了韩兄好好照顾这盆花的,若是养死了,今后让韩兄见到,他会不会不高兴……”李思眨巴眨巴眼,担心起这个问题来。
因为天气的缘故,好两个月没浇水了,眼看花叶阉着,她也不知道是该浇水得好,还是不浇得好。
平日应付太后和王上都没有这般纠结,李思坐在木桌前,双手托着下巴,盯着菊花发呆。
不一会儿,有人敲门,李思起身过去开门。
门外寒风呼啸,李思打了个寒战,见孟勤来了:“孟大哥快进屋里来。”
孟勤红着脸也搓了搓手,这风月馆这般的确冷得渗人,前些天他已经送来了些御寒衣物给李思。
“大王晚上要见你,我先来给你传个话。”孟勤道。
今个儿下了早朝,嬴政特意留吕不韦在宫里下了两盘棋,吕不韦问起王平日闲暇时玩些什么,嬴政有意无意地提起了李思。
等到李思这个小人物引起吕不韦足够好奇的时候,即便是吕不韦不主动见李思,李思登门拜访,吕不韦必不会避而不见。
“孟大哥,我这菊花是不是要死了啊?”李思一筹莫展。
“这……我也不知道啊,我不懂花。”孟勤看了看菊花,摇头,“没事儿,这花要是春天活不过来,我送了几盆新的菊花。”
李思长长叹了口气,新的菊花再好,那也不是韩兄送的啊。
韩兄……别说这才几个月不见,李思有点想念在桃李山庄无忧无虑潜心求学的日子了,是那般温馨惬意。
在21世纪念大学的时候,李思有个室友,喜欢玩魔术,所以李思跟着她学了些很简单的魔术。
当然太久时间没有练习,李思需要找找感觉。
这天夜里,李思就在屋子里练习着,折腾了一晚上……
李思入睡前思考着,其师荀况年轻时曾入秦,对秦国政治予以肯定,认为秦四世有胜功绩卓越。但同时荀卿又对秦国重视刑法吏治,轻视仁德士君子的方略不以为然,而后去了他国。
不单单是儒家荀卿,道、墨等学派在列国君王这儿并非是很受待见的,这战乱天下,诸王真正看重的是兵、农还有法。
每个时代,都需要适应与时俱进的新法和政策。
翌日,李思睡到快正午才醒。
她吃了点东西,就去找孟玉,观看表演。
第一个表演,李思问孟玉要了枚普通铜币,将铜币放进嘴里,花里胡哨倒腾一番后,再从脖子后面将铜币取出来。
“你这是怎么做到的啊?”孟玉看得目瞪口呆,“你真把铜币吃进去了?又是怎么出来的啊?”
“这就叫魔术啊,别急,还有别的。”李思笑了笑。
第二个表演,将一块粗布剪碎后,双手揉揉搓搓,然后再恢复原样,变成完整的粗布。
“好神奇啊,碎了的布还能变回来?”孟玉眼珠子瞪得铜铃般大,“这是真的吗?”
“当然不是真的。”李思迷之微笑。
“那你快教教我,如何才能做到!”孟玉急切。
“先带我见见你的堂兄,我再教你。”若是这小伎俩被解码了,那可就不新鲜了,不过李思变魔术还需要一个托儿,到时候在秦王面前就得请孟玉做托儿了。
孟玉激动地点了点头:“成!今晚堂兄不当班,我就去找他!”
傍晚,大宫卫孟勤来到廷尉府邸,孟勤听孟玉说着李思那些个神奇的变法儿,将信将疑。
“她又不是神仙,真能变出莫须有的物件来?”孟勤怀疑孟玉在说大话。
“哎呀,堂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随我去看看就知道了。”孟玉拉着孟勤来到房间里,“我这位李思贤弟聪慧无双,王一定会喜欢她。”
李思与孟勤打个招呼,然后开始表演魔术。
孟勤看得眼花缭乱,只见李思双手空空,拿起一块花布,舞了几下后,凭空手中就多出了一朵菊花来。
订阅比例不足随机显示防盗章,48小时后可看,请支持晋江正版哦李思在桃李山庄求学三年,这三年的时间似乎够长,但又似乎眨眼间就过去了。
在这三年间,韩非与李思居则同室,出则同车,不是亲兄弟也胜似亲兄弟,众学子眼中妥妥的“死党”。
随着求学一日日过去,李思心境豁然开朗了许多,她在韩非身上学到了不亚于荀卿教给她的学识。
这日学期已满,荀卿让已长高个儿的童子叫来了韩非、李思,询问他们的心得。
荀卿捋了捋白胡须,满意地打量着他毕生最看重的两位弟子,韩非乃天纵奇才,而李思聪慧无双。
李思拜谢了荀卿三年孜孜不倦的教诲,表明心意,她将西行入秦。
荀卿不大喜欢秦国,但也没有阻止李思,只是提醒道:“如今秦国内政局势复杂,你有心事秦,当先看清大局。”
“弟子谨记夫子提点。”李思明白夫子若有所指,秦相吕不韦的权力远在秦王之上。
当然荀卿不用问韩非,也知韩非心意。
只是李思言明入秦后,韩非凝眉不语。
荀卿让童子倒了三杯酒,他饮酒一杯为两位学子送行,祝他们心愿达成。
韩非跪地而拜,向荀卿磕头行了个大礼:“夫子之恩,非毕生不忘。”
李思见此,也跪地叩首,恭恭敬敬感谢荀卿的倾囊相授毕生之所学所悟。
此夜无月,快到夏天了,炎热的空气透着烦闷。
大概是韩非与李思在桃李山庄最后的相聚一夜。
韩非送了李思一柄绝佳的佩剑,做离别礼物。这两年来,韩非见李思总是颇有闲情地拿着她的木剑,挥舞剑谱上的剑法,早就有心送她剑。
只是韩非派人寻遍铸剑名师,耗时耗力打造费了一番功夫,所以现在才出手相赠。
当李思将宝剑从精致的剑鞘中拔出时,即便是微弱的烛光,光线很暗,未试锋芒,仍旧感受得到剑气之锐利,剑光之夺目。
“韩兄的心意,李思此生难报。”李思垂眸,内心如潮水般翻涌着。
大概这天底下,除了自己的亲人,再难找到如此挚友,待她心诚如此。
“你说这样的话,便是生疏了。你于我韩非之不在于物,而在于心。”韩非肃然道。
是李思教会了他,即便是终日不得志也该潇洒舒服地活在世上。人活一辈子,于国于己都当无愧于心。
“这剑赠予贤弟,还没有名字。”韩非轻笑。
“此剑乃韩兄所赠,勿敢忘此份情谊,就叫‘思非’吧。”李思一时间也不知该取个什么名字,想来这么一凑合,听着也还不错。
“好。”韩非眼角含笑,依旧是这么温情地应了一声。
李思心痒难耐,拿着这把佩剑就去门外院子里挥舞。
韩非走出来,柔声道:“天太黑了,别舞剑,那剑很锋利,小心伤了自己。”
不知什么时候,月儿从黑云后面爬了出来露脸。
清冷的月光微微照亮了大地,院子里披上一层月华朦胧之美。
“我为韩兄舞剑可好?”李思脸上绽放出无比动人的笑容。
第一次用这轻巧长剑,李思觉得又是兴奋又是顺手,比木剑好用多了,“唰唰唰”还有剑声。
李思跳高一跃,凌空转了个圈,右手持剑向前用力一刺,身形似舞步,衣衫随行飘逸,刚柔结合。
“韩兄,我舞得好不好看?”李思冲他笑,这两年多她的剑术进步不少,高渐离送她的那套简谱剑法,她已练得精湛。
“好看。”韩非仍旧是莞尔。
月夜之下,韩非长身而立,黑色眸光分外明亮,眼中唯有她舞剑的影子。
她的剑法谈不上绝妙,但在他心中却是见过最美的剑舞……就算是江山如画,又怎比得上这清丽绝俗的风景。
韩非上前几步走到花盆前,挑选摘下一片花叶,右手将叶子递到唇边儿,薄唇含叶,下唇往里稍卷,上唇裹住树叶吹奏出曲子旋律。
李思愣了下,抬头望过去,见韩非单手持叶吹曲。她跟着韩非相处三年,没想到韩兄还会吹叶伴曲。
“韩兄,你吹的曲子,好听!”李思挑眉一笑,继续挥剑而舞。
每每事后想到这个夜晚,韩非都忍不住会心而笑,大概这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浪漫的一件事。以叶吹曲,为她伴奏。
舞剑累了,李思气喘吁吁回到屋子里坐在歇息,韩非倒了一杯水递给她。
“明日一别,不知何年何月能再见。”韩非压低了嗓子。
“只要有重逢之日,便不怕今日惜别。”李思仰头笑,“我与韩兄必有再见之日。”
韩非也笑了,纵然是千头万绪,心中不舍,但每次只要看见李思贤弟的笑容,所有烦恼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