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主公,我等是黄将军麾下军士。”
不疑有他,孙策刚又重新夹紧马腹,眼睛去寻找那只格外机灵的兔子,只能隐约小半个雪白的屁股,在草从里一拱一拱的不见了。
“不对!我马这么快,这三个士卒是步行,怎么可能在我前面?”孙策一下子反应过来,回头正准备叫,看见那三人一脸狞笑的对着自己拉满了弓!
“有贼!”孙策大呼,希望后面的程普等人能听到。
可是那三人已经箭出弦了。
孙策的长枪在亲兵手上,他希望轻装减轻些重要去追那只要命的兔子,结果现在保命的武器都没有,只好用手上的长弓去挡箭。
两只箭都被孙策格开,而第三只箭却没办法了,只觉得右腭处一阵难以言喻的酸麻,却是那箭把面颊射了个对穿!
“孙策匹夫,我等乃许太守门客也。许太守与你有何仇?无故杀之,今幸得苍天有眼,为之报仇!”
三人行刺得手,还准备用剑上来割取受伤甚重的孙策人头。身后一阵喧嚣,程普,黄盖等人已经赶到了。
纵然寡不敌众,三人居然悍不畏死,临死前还大呼:“多行不义,天之谴耳!”
孙策当夜,就死于吴郡,临死前传位于孙权,令周瑜、张昭辅之。
(关于孙策的死,有几种说法,有的说是因为孙策本来可以救的,因为脸被破了相,所以觉得没脸见人,大叫一声,伤口迸裂而死。有的说是伤重,当夜即死。我个人倒是觉得前一种比较可信,古人对容貌的在乎程度比起今天的们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要不然曹操也不会老是自惭形秽了。)
第二百二十九节
尽管是正月,但是许昌城还是一片忙碌,各个官员推荐的人选虽然中间闹出弥衡这个一个小插曲,还是得有条不紊的继续下去。
首先两个人选,赫然是官渡后一直不愿归降的田丰、沮授二人。而两个人的归降过程,只有少数几个人清楚,根本让人瞠目结舌。
以史阿为首的毒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相当有效率。跟普通士卒不同,“毒刺”虽然也是招收一些游侠为成员,但几乎用不着怎么训练就可以派任务。
成功了“押解”了田、沮二人家眷回许昌,居然一个人也没出事,虽然这也是托了官渡吸引袁家人的注意,但不得不说这些暗处的力量之强大。
而到了许昌几个月,曹操和一班人没少劝说两人归降,可是这两个人都是脾气硬的老家伙,那田丰甚至要举起拐杖想打曹操的人!
曹操头疼不已,杀也不好,放也不好。于是张锋献了一计。
军院成立后,曹操派人接两人去军院“参观”。对于这种性质的学院,虽然份属敌对,但田、沮二人却仍是兴致勃勃。看得出这里上课的学子都是士族出身,但是两人留意到有一间“教室”是一个年青人在授课,不由得驻足旁听了起来。
听了两句,却觉得不妥。这不是误人子弟吗?这年青人或者有些才学,却对战事好象一窍不通,不仅如此,他还讲一本孙子兵法解说得乱七八糟,完全颠覆了本来的含义。
偏偏底下的学生还听得津津有味。
一天,两天过去了,到了第三天,田丰的脾气又上来了,一拐杖捅翻那个胡言乱语的年青先生,自己跑上讲堂代替他真正的讲起课来,而且全是自己所学,所悟,没有半点是在给对手种粮食的觉悟。
沮授也是,把堂下的学子当成自己的弟子倾囊相授,到后来,两人居然不用曹兵的陪同,自己每天按时跑去学院讲课,俨然把自己当成了正式聘请的讲师!
这倒不是张锋的点子,二战时德军对俘虏又不肯投降的英军军官就是用的这种办法,虽然明知自己是英国人,可是面对德国人故意在课堂上乱讲军事知识,那英军军官的军人天性忍不住了,指出德国人的错误之处,把自己的立场在不知不觉中转移了过来。这是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