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时烨上书京城,将这个大好消息告诉了皇上。
苏宛平一直陪在时烨的身边,待两位将军退下了,苏宛平有些不安的说道:“咱们这样明目张胆,恐怕就要暴露了我的身份。”
时烨却是一脸认真的看着她,说道:“平儿,什么也别担心,我不希望再这样躲躲藏藏的站在我的身边,如此有才,又是我心仪之人,为何不能正大光明的站在我身边,父皇曾许我一愿,这一次我无论如何都要提出来,不管父皇母后同不同意,我也不想再退缩。”
苏宛平被时烨说的无话可说,她也想正大光明的站在时烨的身边,可是谈何容易,她的出身始终是无法改变,这样一来只会苦了时烨。
苏宛平放下心结,也不再吃避子药,不管如何,她一定要跟时烨在一起的,他有如此决心,她更不应该在这个时候退缩,她要支持他。
一场庆功宴,时烨用事实证明了苏宛平的重要,全程苏宛平坐于时烨身边,两人同桌面食,在众位将士面前,两人没有再避嫌,然而底下的将士却也不得不佩服这位准王妃,是她捉住了鲁素,他们这一群将士可没有这能耐。
王爷如此英勇,才会娶到如此聪明的女子,在军营自是只崇拜英勇的战士,苏宛平这一次也算是得到了这些将士们的认可。
随后两天休整了一下战乱后的残余,接下来时烨又想出征了,乘着启国军后继无力之时,夺下几座城池,占了个先锋。
苏宛平却开始盘点粮草,如果夺下接下来的三座城池,他们恐怕粮草供应不足,而且如今国库里的粮草,正是苏宛平先前在金家偷来的粮草,不足以支持边关将士接下来坚守的日子。
时烨的确好战,他想将战事缩短,以速度奇攻,可是这样极为的冒险,苏宛平如今交出了兵符,自是没有再讨论军务的资格,可是她听了时烨的安排,她却是犹豫的,她的确不会打仗,但她做生意讲究胆大心细,时刻谨慎,所以与时烨的大胆有些不同。
时烨最后还是决定出征,走的那日,苏宛平想跟他一同前去,他却是不准,反而又将兵符交到了她的手中,让她好好守着后方,等他凯旋归来,要是先前时烨没有回来,指不定又攻下了城,正好乘着对方毫防备之时。
如今启国军已经有了诫心,而且鲁素被捉的消息传回启国,各处城池紧守,不管如何也不应战,占着地势这么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