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争嫁妆

“啊?”秦绾愣住。他爹……居然跟她打听几个未出阁的少女?

“你母亲这几天张罗着给桦儿和珠儿寻亲事,看中了这两家的姑娘,为父想问问你的意见。”秦建云尴尬道。其实这事他也不好对女儿开口,只是他对张氏的眼光实在也不放心。

“为什么要和六大世家联姻?”秦绾奇道。

定国公和杜太师也罢了,可皇帝打压世家很狠,六大世家比起二三十年前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娶六大世家的女子,算不得有力的姻亲吧。不像是张氏会做的选择。

“世家的力量根深蒂固,皇室也只能打压,无法根除。何况,安国侯府也不需要儿媳妇有个太显赫的娘家。”秦建云倒是不在意这个。

秦绾皱眉,反正她是不信张氏也不在意的,所以,她把尹家和梅家的姑娘列入考虑范围,一定是有原因的。总不会……是因为尹无双是太子妃的表妹,梅夕影是舞阳公主伴读、皇后义女?

“不说家世,几个姑娘人品如何?”秦建云问道。

“定国公府的姑娘女儿没见过,不过其他三个,都不怎么合适。”秦绾道。

“哦?”秦建云定定地看着她。

“尹小姐一片天真烂漫孩子气,毫无心机,怕是担不起世子妃的职责的,梅小姐倒是合适,可她性子太强了,又有皇后和公主做靠山,桦儿的性子压不住她,爹爹也不想弟弟被妻子压得抬不起头吧?”秦绾笑道。

“那杜小姐呢?”秦建云道。

“杜小姐倒是没什么问题,挺合适桦儿,可是……”秦绾犹豫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又有些说不出口的模样。

“有话直说,这里只有我们父女二人。”秦建云道。

“女儿只是听说过一个传闻,杜家的杜芊儿曾经恋慕宁王,不知现在……”秦绾咬着嘴唇,脸色很是纠结。

秦建云先是一呆,随即大怒。

张氏看的这都是什么人?谁知道那杜芊儿现在是怎么想的,要是给儿子娶个暗恋她姐夫的妻子回来,万一出点什么事,是嫌侯府脸面太多了,非要丢掉几张吗?

“定国公府的小姐,绾儿虽然没见过,可光看定国公的门第,也不合适。”秦绾又道。

“门第怎么了?”秦建云一怔。定国公府和安国侯府也算是门当户对了,论门第,公府比侯府高些,可他在陛下面前更得用,也算扯平。

“定国公是太子的人。”秦绾小声道。

“你怎么知道?”秦建云骇然。定国公也是朝中出了名的中立派,而且是个老好人,在皇子中一向秉承谁也不得罪的原则,谁知道他竟然是太子的人,而且重点是,这么隐秘的事,女儿是怎么知道的?

“王爷告诉我的。”秦绾想也不想地把李暄给卖了,谁叫她也不能直说,定国公是她上辈子亲自牵线给李钰拉拢的势力啊。

不过秦建云已经够生气的了,宁王知道,那代表着皇帝也知道。这种默默站队的人,比起明着结党的还要更招皇帝的忌讳,和他家结亲,绝对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你二弟……年纪小不懂事,你别跟他太计较了。”秦建云叹了口气,又道。

“都是骨肉至亲的,女儿怎么会和弟弟斤斤计较呢?”秦绾笑靥如花。

“你是个懂事的孩子。”秦建云欣慰道。

他倒是不怀疑秦绾口不对心,毕竟秦桦是继室所出,也是名正言顺的嫡子,秦绾没有亲兄弟,将来自然是要和秦桦互相扶持的。连秦枫那个打了清河公主脸面的庶长子,秦绾都相处得挺不错的,还把秦珑接到身边亲自教养,想必对秦桦就更不会有意见了。

“倒是二弟的性子,确实该改改了,要不然以后还要吃大亏。”秦绾道。

“绾儿说的是。”秦建云深以为然。

这回秦桦做出的伤风败俗的事他不是不生气,只是毕竟是唯一的嫡子,平日里也还算懂事,大约是被那个不要脸的贱丫头给教坏了吧。

“按理……这话不该死女儿说的,只是……”秦绾吞吞吐吐地道,“母亲好像没想到的样子,一转眼,二弟都要说亲了。”

后宅之事,秦建云本来就不通晓,好半晌才明白过来她语焉不详的意思。

不过,再想想,也有道理。一般人家的男子,十四五岁的时候,就会安排通房知人事了,秦桦今年也十五了,该不会就是半懂不懂,才会被那个春杏给引诱了吧!

“我会跟你母亲说。”秦建云老脸也红了红,实在跟女儿说这个太尴尬。

可是,自己夫人堂堂一个侯夫人,怎么还没绾儿这个未出阁的小姑娘拎得清呢?以前看着还好,可这半年来,简直越来越不知所谓!

“那……三妹的婚事,母亲怎么说?”秦绾又道。

提起这个,秦建云就更头疼了,没好气道:“你母亲倒是看好了好几个,不是公侯家袭爵的嫡长子,就是一品大员家的嫡长子。”

“按三妹的身份,倒也不是般配不起。”秦绾道。

“平时是的,只是这两年,侯府需要低调些。”秦建云道。

秦绾暗暗点点头,原本还想着适时地要敲打一下这个爹爹,以免他被最近的大好形势冲昏了头,不过现在看起来,秦建云分明还是非常冷静理智的,这点很好。现在她身上秦家女的身份是甩不掉的,但也不想碰上一个拖后腿的父亲。

“明年圣上要开恩科。”秦建云忽然道。

“爹爹的意思是,是想把三妹许给恩科的举子?”秦绾道。

“秦家是武将出身,所以你娘去世后,爹爹选择了张氏。”秦建云直言道。

“也是,金榜招婿,不是还招出一个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江丞相吗?”秦绾抿嘴笑。

不过,尹夫人那日子过的——反正秦绾觉得,如果换成秦珠那性子,恐怕早就被逼疯了。

“江丞相那样的奇男子世间少有,百年都难得一遇。”秦建云感慨道。

秦珍和江涟漪交好,又马上是妯娌了,丞相府和安国侯府也是一条战线上的,而且秦建云确实很佩服江辙,一个寒门举子,虽说有尹家的扶持,可做到丞相后反过来支撑尹家,可是江辙自己的本事。

六大世家也不是没有扶持过外姓之人,但真正有出息的,也就江辙一个罢了。

“也是,只要身家清白,人肯上进,有爹爹在,还怕以后没有前程?”秦绾笑道。

“侯府也需要一个从科举上来的姑爷支持,若是家境一般,大不了多给珠儿些嫁妆便是。”秦建云想起长女和次女的婚事,对于这个不得不低嫁的三女,还是有些歉疚的。

“爹爹放心,女儿可不会和妹妹抢嫁妆。”秦绾道。

“该是你的,爹爹不会少你半分,账册现在也在你手里,田庄铺子喜欢哪几个,你自己勾。”秦建云现在看这个长女是越看越顺眼,顿时财大气粗地一挥手。

“谢谢爹爹。”秦绾笑眯了眼睛。

不过就是给秦桦秦珠说几句好话,又不会掉一块肉,这几句好话的价值可就太高了。

送上门的好处,不拿白不拿嘛,等张氏拿回管家权,可就没这种好事了。

虽说下聘的那日风波不断,但总算也是顺利完成,第二天宫里还传了一道旨意,册封秦绾为长乐郡主,似乎是解释了皇帝将宁王和秦大小姐招进宫的事。

秦建云虽然有些疑惑,但也没问太多。

因为,下完聘,就该准备嫁妆了,而在这一点上,安国侯府里闹得不可开交。

张氏这回学聪明了,没有直接去找秦建云,而是找上了老太君,果然,老太君一听就皱了眉头,一叠声吩咐人把儿子找来。

于是乎,秦建云一下朝,就被老太君身边的嬷嬷请了过来。

一进门,就见老太君身边的张氏,竟然连秦珍都在,正坐在榻上,一边给老太君垂着肩,一边亲亲密密地和老太君说话逗趣儿。

“母亲。”秦建云行了礼,问道,“您找儿子有事吩咐?”

“老身也不跟你来虚的,两个丫头的嫁妆,你究竟是如何打算的?”老太君一声冷哼。

秦建云一愣,随即狠狠地剜了张氏一眼。

“怎么,我这个老太婆连孙女的嫁妆都过问不得了?”老太君怒道。

“祖母!”秦珍羞红着脸叫了一声。

“珍儿,你自己也听着,这都是以后你要关心的事。”老太君慈爱地拍拍她的手。

“是。”秦珍状似羞涩地低下了头,却也掩去了眸中的精芒。

“母亲说笑了。”秦建云无奈,只得道,“绾儿和珍儿都是儿子的骨肉,又都是嫡女,儿子也不会厚此薄彼,公中出两份一样的嫁妆,前些日子已经置办得差不多了,至于清河的嫁妆自然是全部留给绾儿的,张氏的嫁妆分给珍儿多少,由她自己决定。另外,绾儿这里,宁王府送来的聘礼留下,陛下加的那些,全部放进嫁妆里。”

“什么?”张氏忍不住一声惊叫。

她还只是算计着秦绾的嫁妆呢,至于聘礼,那当然是留在侯府的,她早就把那些当成属于自己的东西了,可如今却要让那死丫头当成嫁妆带回去?这绝对不可能!皇帝御赐的那些聘礼,不说其他珍宝,就是现银都有一万两黄金,五万两白银,怎么能便宜了秦绾!

“这是不是太厚重了?”老太君皱眉,一脸的不悦。

“给女儿的嫁妆丰厚些有何不可?侯府不缺这两个钱。”秦建云装作听不明白她的话,笑道,“至于她们母亲的嫁妆,那合该是她们的,和秦家为嫡女置办的嫁妆不相干。”

“你别打马虎眼儿。”老太君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我说的是绾丫头的嫁妆,是不是太厚了。”

“母亲。”秦建云也皱了皱眉,沉声道,“嫡庶有别,嫡女之间也有差异,按照规矩,嫡长女的嫁妆本就应比嫡次女丰厚,如今儿子想着绾儿也不在意这个,也希望她们姐妹和睦,便去了这条规矩,母亲还想如何?”

“娘没叫你削减绾丫头的嫁妆。”老太君也噎了一下,就算她心里再想,也说不出口让秦珍的嫁妆多过秦绾,只得道,“娘是说,聘礼就无需送回去了,咱们这样的人家也没那个规矩!”

秦建云扶额,他是真不知道母亲到底哪里看绾儿不顺眼了,这时候还如此拎不清。陛下赏赐,为什么不是直接赏赐宁王府或是安国侯府,偏要不伦不类地多添一份聘礼?

“宁王殿下的聘礼还不如端王殿下有诚意呢,显然也没多看重绾儿。”张氏说着,心里不免有些得意。要不是好运地有皇帝赏赐,那丫头的聘礼还没珍儿的好看呢。

“蠢妇,你闭嘴!”秦建云怒道。

“做什么又发作你媳妇?不会好好说话?”老太君呵斥道,“再说,你媳妇说得又没错,相比起来,自然是得端王看重的珍儿以后更能帮衬家里,帮衬着你,珍儿的嫁妆,必须再加厚三分!”

“母亲!你以为,让珍儿的嫁妆压过绾儿,我们安国侯府还会有好日子过?”秦建云道。

“怎么,宁王还能因为这个跟你计较不成?”老太君道。

“端王的聘礼格外厚重,是要为太子拉拢儿子,宁王又不是吃饱了撑着跟端王比聘礼厚重,他又不是皇子,是想惹陛下忌讳么?”秦建云实在受不了这几个后宅妇人的短视了,竟然以为这样就是宁王不重视绾儿——他这双眼睛还没瞎,宁王有多重视绾儿他看不出来,可是,珍儿要没有他这个爹,端王根本一眼都不会瞧她!

“端王可是太子殿下的亲弟弟。”张氏仗着有老太君在,嘀咕了一句。

“他也只是太子的弟弟!”秦建云一声冷哼。

对李钰这个太子,其实他是不怎么看得上眼的,尽管没什么大的不妥,但现在他能稳坐太子之位,是因为已经没有了别的能和他争储位的皇子,并不是他自己有多大能力——不得不说,李钰之前的那个谋士欧阳慧这一手釜底抽薪确实狠绝有效。

然而,即便如此,他也还只是太子,不是皇帝呢,更别提端王不过是个太子的同母弟弟罢了。将来如何,还远远不好说。

秦建云心里非常明白,把太子和端王两个捆一块儿也不是宁王的对手,将来陛下驾崩,太子登基,就算宁王没有篡位谋反的心思,可要把新帝架空也实在不是什么难事。就算陛下另有后招,可他还是觉得,宁王的胜算更大些。

陛下活着的时候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等到要死了的时候,一点算计多半是挟制不住宁王的。

所以,太子那边固然要交好,但宁王这里也得留条后路才行。

更何况,秦建云真的觉得没什么对不起秦珍的了,要说对不起也是对不起秦绾,毕竟她才是嫡长女,又是公主之女,原本就应更尊贵些。至于清河的嫁妆多,可谁叫张家是清流,只能给张氏一份普通的嫁妆?这难道要怪他吗?

“总之,这样不行。”老太君也道,“侯府也从来没有将聘礼充作嫁妆送回去的道理。”

秦建云额头青筋直跳,眼前的这个要不是他老娘,真想一巴掌打回去。

有些小户人家是自己不想出嫁妆,所以把聘礼稍稍改头换面充当嫁妆再送回去就算完事,当然会惹人耻笑,可安国侯府原本就给秦绾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再把一部分聘礼一并放入嫁妆,世人只会说她疼爱女儿,那能一样吗?

“老夫人,大小姐来了。”就在这时,门外的小丫头禀报道。

“叫她进来。”老太君喝道。

“是。”

很快的,秦绾含笑走进来,因为刚刚定亲的关系,今天她穿了一身桃红色的交领襦裙,外面罩了同色绣金线芙蓉的外衫,不复平日的浅色,看起来有些喜庆。

“祖母找我?爹爹也在呢。”秦绾笑吟吟地打招呼,不过张氏和秦珍则是被她华丽丽地忽视了。

“放肆!”老太君喝道,“没看到你娘也在吗?”

“祖母说笑了,孙女的娘亲早就过世多年了。”秦绾淡淡地说了一句,对着张氏又笑道,“见过母亲,刚刚被爹爹挡住了,没看见母亲,母亲想必不会和女儿计较的吧?”

“当然不会。”张氏勉强开口,心里几乎要呕血。

在那死丫头心里,娘只有清河一个,而自己这个做了快二十年安国侯府主母的人,在她眼里,也就是一个继室是吧?

“大姐。”秦珍自从那日撕破脸,还没见过秦绾,如今也只是不冷不热地叫了一声。

“放肆!见了嫡姐,就是这般见礼的?”秦建云本是窝了一肚子火气,偏生有孝道压着,不能跟老娘发,如今秦珍正好撞枪口,他一时也忘了平时他也是觉得这个女儿好的。

秦珍愣了一下,但看看父亲阴沉的脸,还是赶紧从榻上下来。

“够了。”老太君一把拉住秦珍搂着,“都是嫡女,这么见外做什么。”

秦珍本来也不想给秦绾行礼,见状乐得靠在老太君怀里。

秦建云几乎气结,别说秦绾是原配所出,秦珍是继室之女,就算是同母,还长幼有序呢。怎么他说一句秦珍轻慢长姐,就好像是苛待了秦珍一样?

这个次女,他一向是报以厚望的,也一直觉得母亲教养得很不错,知书达理,温柔贤淑,是闺中女子典范,可最近怎么瞧着越来越不对了,今天更好,让她给长姐行个礼居然还一副委屈的模样!

秦绾很无辜地站在那里,表示自己什么都没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