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 25 章

因为孟恩反叛的事,这些年,在皇帝明里暗里的默许下,整个颖安三镇的上下官员,基本都是不与陈晏亲近的。在他们潜移默化的濡染中,这地方的百姓对陈晏的军队本身就没什么好感。大军初来之际,用这一捧污水毁掉陈晏的名声,还真不是难事。

而且,陈晏入南疆,整个颖安就是他的大后方。后方不稳,他这一仗就不可能打得安心。

顺带着么,还能令陈晏和顾凭生出嫌隙。反正他们本就不会和睦,这么添把柴加把火,内忧外患无休无止,这仗还怎么打?

方脸男子拱手道:“谨遵少主命!”

过了两日,三十多个百姓忽然联合写了一张状纸,状告陈晏军队不顾军纪,劫掠百姓。

那状纸是由当地一个颇有声望的文士所写,为了让即使没念过书的人也能听懂冠甲军的罪行,那状文的字句极尽平易通俗,但又特别容易让人记住。基本听过一遍,里面不少词句就能上口重复了。

仅仅过了半日,这纸状书就传遍了颖安。有好事者不仅传唱,还手抄,满大街逮人就发。

赵长起过来找顾凭的时候,看见顾凭手里也拿着一份。

顾凭笑吟吟地道:“干脆跟殿下说一声,让他把颖安收拢收拢得了。你看,这在别人的地盘上,受了欺负,连个主持公道的人都没有。”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一个不辨喜怒的声音:“不错,还能开玩笑。”

顾凭回过头,就看见陈晏走进来。

此时不示弱更待何时,他眨了眨眼,道:“殿下,有人冤枉我。”

这话说的真像告状。如果他的声音能再委屈一点,而不是现在这么笑逐颜开的话,会更像一点。

陈晏对上他含笑的眸子,原本的郁火就是一散。

他放低了声音:“你现在还指挥不了孤的冠甲军。他们也都知道。”

这个他们,指的是跟在他身边多年的那些一同入南疆的将领。这句话是在安慰顾凭,起码在冠甲军中,无人会因此猜疑他。

陈晏轻轻将他拢进怀里:“想好要如何洗清了吗?”

顾凭沉默了一会儿,却道:“殿下,这不好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