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弘道故意抬出郑国泰,本意是想吓一吓老御史,满足自己的恶趣味,但没想到反而把自己吓了一跳。连续得罪了三任首辅的人,怎么会害怕郑国泰?
必须要拦住他,不能任由他无限制的将战火扩大!范弘道迅速作出决定,开口劝道:“老大人目前不宜弹劾郑国泰,因为必须要顾全大局,不可因小失大!
盐业收入事关国用,乃是社稷大计!与盐法混乱、国库亏损相比,郑国泰不过疥癣之患而已,老大人必定明白其中大小轻重!
如今大人被任用巡盐御史,身担整顿河东盐法重任,万万不可节外生枝!郑国泰绝非短期内就可以打倒的人,若与郑国泰纠缠不休,必将耽误盐事,岂不是本末倒置?”
郜永春沉默片刻,仿佛自言自语道:“十六年前,老夫就发现河东盐务弊端丛生,可惜未尽全功半途而废,这也是老夫多年耿耿于怀的心结。
如今朝廷重召老夫,无论背后有什么博弈交锋,老夫都心甘情愿的再赴山西,重整盐法。若能有所匡正,则此生无憾矣!这个目的之外的事情,也只能有所放弃了。”
范弘道仿佛受到点感染,忍不住问道:“老大人想过吗?十六年前,张四维只是个普通京官;十六年后,张四维是首辅之尊。十六年前老大人你铩羽而归,十六年后,还能更有成功的可能吗?”
郜永春反问道:“十六年前与今日能有什么区别?老夫只奉行问心无愧而已。”
范弘道渐渐地看出来了,这老御史其实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政客,条理性和通盘谋算都有所欠缺,还有点想一出是一出的习性。
不过这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有执着精神的人,不大会计较利益得失的人,这方面还是值得敬重的。
如今的大明朝从来不缺政客,甚至庸俗风气成为流行时尚,但是郜老御史这样的人却是永远不嫌多,什么时候都紧缺的。
最后范弘道只能苦笑道:“还好你没得罪过当今的吴县申相公,不然真无立足之地了。”
。
第六十五章老御史的黑历史
再次抬眼,看到老旧狭窄的公厅,破损的台阶,范弘道忽然觉得自己浅薄了。郜永春御史在都察院受到冷落,并非是自己先前想象的那样,是因为老迈没前途。
而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此人要去山西清查张家,很大概率会成为张四维起复过程中的炮灰。与此人走得太近,只怕会被牵连。
范弘道是一个坚强的人,不会轻易崩溃——穿越都经历了还有什么能吓着他的?他也很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既然处境无可改变,那就只好积极面对现实。
或许没那么糟糕,即便张四维再可怕,也只剩两三个月寿命了。只要自己想法子耗过这段时间,那就彻底安全了,所以并不是完全无路可走的绝境。
说到底,对手只是将死之人而已!范弘道是个顶天立地的堂堂男儿,哪能未战先怯?
有了点思路,范弘道就从沮丧情绪中摆脱出来,振作精神表态道:“老大人为国不辞艰险,晚生不才愿附骥尾,虽千万人吾往矣!”
郜永春抚须而笑道:“若你此时自怨自艾灰心丧气,说明你心性不足,并不适合这趟差事,老夫反而不会让你跟随。但是现在看你的态度,老夫更欣赏你了,确实足堪大用!”
听到老御史的评价,范弘道有点凌乱。如果时光倒流片刻,那么他到底是应该装着意气消沉满口怨言,还是打起精神力求振作?
又回顾今天拜见郜永春的过程,有点处于下风的感觉,范弘道心里很不服气,决定也挑逗一下这位老御史,给自己找回点面子。
“方才说到过秦县丞之事,仍须老大人费心。”范弘道提醒道。
郜御史对范弘道很满意,想收拢人心,就不会拒绝帮点小忙。“此事好说,老夫自当尽力。那秦县丞身为地方佐贰,不思勤政爱民,却扰民生事,理当弹劾!”
范弘道很不好意思的说:“刚才晚生还没有把话说完,老大人就痛快答应了,叫晚生后面的话都没机会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