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婴松开封口,悬空着往嘴里灌了一大口。
“这是上好的粟酒。”子婴喝了一口便把酒囊交还这名士卒说道。
秦代的酿酒技术还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酒的度数在前世喝惯了高度酒子婴这里,实在是和喝水差不多,不过有聊胜于无。
“君上,这是俺从咸阳带来,黎酒居的粟酒。”这军士黑黑的脸上憨厚的笑说道。
此时军人喝的还多是一些杂米酒,粟米酿造的酒在普通军人这里已经算是好酒。
“君上,这可是吠养藏了好久的美酒,平日里我们兄弟几个讨要多次,可吠养一直看的很紧。”其余几名军士笑着打趣道。
此时他们已经真切的感受到了,长安君果然和传说的那样和一般的将领不一样。
说话什么的也慢慢的放开了来。
“长安君能喝俺的酒,可是俺八辈子的荣幸。”这名叫做吠养的汉子嘿嘿说道。
“来赶紧先吃饭吧,昨天晚上淋了一晚上的雨,多吃些肉食喝点热汤,驱驱风寒。”子婴说着话又往嘴里吃了一大块肉。
吃完之后看到几个军士的碗中肉食明显的不如自己的多,便夹起几块肉食开始从自己这一边,直接夹到了军士的碗中。
一边的蒙恬看得子婴的行径,也只得有样学样,把自己的碗里的肉食分给其余军士,最为贴近他身边的自然便是方才给子婴酒喝的吠养了。
蒙恬为图省事,给离得最近的吠养碗里放的自然最多。
看得出来,虽然蒙恬碍于子婴的身份,做出了和子婴同样的举动,不过蒙恬的行为明显的不像子婴那么自然。
不过蒙恬一边的吠养却是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样子。
看到蒙恬大将军往自己碗中放的肉块明显的较其他人的多,激动的双手都有些颤抖。
昨天看到有读者,对秦军的损伤有些不解,认为损失几百人伤亡有些重了,在这里解释一下缘由。此时的匈奴人战斗力应该不像一些读者理解的那么弱。像赵国李牧攻击匈奴时避战数年只为让匈奴人放松警惕,在赵王换掉李牧后其余的将领每次匈奴挑衅都派军正面交战,结果胜少败多。
迫不得已再次启用李牧之后,李牧也是用了几年的时间,佯装败退在匈奴人放松警惕后才一战而胜之。
再就是此次工攻打的乃是匈奴右谷蠡王的王庭,《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右谷蠡王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故而伤亡数百……
数百口巨大青铜釜(行军锅)立在了右谷蠡王的王庭驻地上,在秦军的督促下一头头的牛羊被俘虏的匈奴人宰杀。
按照子婴的吩咐牛羊肉都被尽量切成小块,若不是刀具达不到标准子婴一定会要求这些匈奴人把牛羊肉全部片成肉片。
切好了之后的肉块被投入了烧的滚烫的沸水中,再加上一些辎重里带来的花椒、生姜,最后撒上一些食盐。
水波再次翻滚起来时,牛羊肉的香味顿时让奔袭战斗了一晚上的秦军不住的吞咽口水。
若是能有一些胡椒、辣椒的这一锅肉汤就完美了,可惜子婴知道胡椒若是日后通达西域可以找找,辣椒在当今条件下跨越大洋去美洲寻来的可能性实在是不大。
然而就这样低配版的牛羊肉火锅,在秦军这些来自农耕地域的人眼中也是从未有过的美味。
在中原地带,怎么可能让你放开肚子吃肉,何况里面还添加了很多珍贵的生姜、花椒等香料和食盐。
“长安君有令,这一顿大家放开肚子吃,牛羊管够!”
随着子婴命令的下达,整个营地中更是掀起来山呼海啸般的呼和声。
子婴带着蒙恬先去看望了一下昨天的夜袭里受伤的秦军将士,而后便绕着右谷蠡王的营地以胜利者的姿态四处转了起来。
回想起昨晚的夜袭,子婴和蒙恬也是唏嘘不已,若是匈奴人有了准备,虽然秦军凭借人数的优势和兵戈之利依然会取得胜利,但绝对不会如此的顺利,损失如此之小。
要知道先前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在对战匈奴是依然闭门不战,谋划了数年的时间让匈奴人松懈这才战而胜之。
在赵王撤回李牧的时间里,当时纵横无敌的赵国骑兵与匈奴遇上也是胜少败多。
“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
要知道当时匈奴还处于各自为政的部落时代,而如今匈奴在匈奴第一位单于头曼单于的率领下,第一次形成了接近于国家的概念,统一起来。
右谷蠡王在匈奴二十四长里也是仅次于匈奴右贤王的王号,实力不容小觑。
可以说能有这样的战绩,实在有不少幸运的成分在。
此刻秦军都已经成群在在一起开始大快朵颐的啃起了牛羊肉。
子婴走着走着随意的往一伍士卒身边蹲了下来。
“如此佳肴,给孤和蒙将军也来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