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出主意

悍妻种田记 甲木成林 2982 字 2024-05-17

就是那些菇类,若是没法人工种植,量少的情况下,那钱也不会多。

姚香玉觉得,关于未来的规划,现在有点眉目了,不过她和孙平凡还要再仔细谈谈。

女人这边忙着谈吃的,男人那边,说的范围就广了。

先是就硬石粉的用途聊了聊。

孙平凡倒是口出惊人,“我觉得罢,先修路,这路修好了,方便了百姓们不说,更是方便了那些南来北往的客商。”

“来往的客商多了,我们明溪的百姓还愁生计吗?”

孙平凡对明溪还是有自信的,明溪属下的村子以及小镇,各有各的特色,完全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来的。

葛项鸿也点头,“修路确实是有许多便利之处。”

但这处地方,到底山多路弯,实际上哪有北边一望无际的平原来得好,能不能发展起来,除非有什特别的东西,能让那些逐利的商人不远万里而来。

卫千重认为此话有道理,但是他还会待几年并不清楚。

若是他同意修路了,再道路未竣工前,他被调往其他地方,那下一任知县,可还会按照他订的计划走?

几乎不用想,卫千重都知道不可能。新官上任三把火,定然是烧掉前任的痕迹,树立自己的威信。

孙平凡见卫千重没说好还是不好,他这心里有些打鼓。

修路是非常劳民伤财的事,但做好了,那声望可比草纸要多好多倍,于卫千重的前途非常有利。

相对的,这里头的风险也不小。

孙平凡斟酌了一番,也知道卫千重的顾虑,便不再多说。

倒是葛项鸿人小胆大,直接提了出来,“大人可是考虑在任的时间问题?”

卫千重心里惊讶,他果然没看错,葛项鸿不是个普通的,自己还未言语,他就分析出来缘由了。

“哦,那你倒是说说,有什法子解决?”

“修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单靠县衙确实不容易,但是可采用包段的方式。”

卫千重来了兴趣,“你说说。”

“把要修的路规划出来,分段,让村子或个人认领,修好后立碑,并在县志内详细记载,我认为,此事有助于提高热情和效率。”

只是修路,大家不会想那么多,但是以个人或是集体的名义修路,还可能载入县志或是野史,这简直是太吸引人了。

百姓们除了对生活的追求,还有就是一个荣耀。普通人能获得荣耀的渠道几乎没有,如今有这么一个方式,又怎会不心动?尤其是如今粮食丰收,税收又降低,大伙吃饱穿暖,怎会拒绝这样的好事?

姚香玉有些意外,她看了孙平凡一眼,见他也跟自己一样,但并没有拒绝的意思。

说实话,他们未来会在哪边并不清楚,万岁山里头真的是变幻莫测,谁能保证一直平安无事?

“夫人,我们没法给予保证,毕竟山货有节气,不可能时时都有。”

姚香玉说着,话音一转,“况且,我们未来会在哪边长期定居还未定下,若是因此耽误了夫人您的事儿,那真的是我们的罪过了。”

卫夫人闻言,并不生气,她知道姚香玉说的是事实。

“这没关系,只要你那边够一定数量,送来即可。不过前提是不能以次充好。”

姚香玉笑着应下了,“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应下了,具体的,届时我们再细谈。”

卫千重突然说:“我瞅着葛小哥几个在城里一时半会也寻不到什差事,不如收货、审查的事就让他们做罢。”

卫夫人略一思索,依稀明白卫千重的打算了。

卫千重看重葛项鸿,但不能明目张胆地给予经济上的援助,那就迂回一下吧。

且通过这种方式,能把葛项鸿跟他们绑在一处,而后关系更近后,便可倾斜某些方面的资源供其成长。

虽说如今已科考为主,不再是以前的荐官,但这并不意味着没人再收门徒了。

只不过是从明面上转为私下罢了。

正因为门人的复杂,加上科考后进入的部门,以及各种姻亲联系,朝廷的官员之间,那关系可谓是盘根错杂。

不一会,卢捕快那边就带着人回来了,柳伯柳婶一脸的激动,可见事情已经办妥了。

葛颐颖这时候才看出一点小姑娘的活泼来,步子轻快,带得头上的簪花随着舞动,好似蝴蝶振翅一般。

就是葛项鸿也多了几分青春活力,眉宇间放松了不少。

他们终于是有正当身份的人,以后去哪边也不怕。

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参加科举,重回京城,届时,伤害过他们的人,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事情办妥了,那我们到花园里坐坐,消消暑气。”卫千重招呼道。

众人转换阵地,这回就分了男女。

卫夫人亲自出来招待,卫大人的两个儿子也不小了,给大伙行礼,惹得大家一阵夸。

女人聊天的内容,无非就是孩子,吃穿。

姚香玉目前没孩子,就没得聊着,话题自然就在吃穿上了。

卫夫人继续说山货的事,偏向于菇类,而她特地提了形状。

要知道菌菇的种类有许多,能食用的又细分了好几种,营养、珍稀度等,自然而然的,这价格也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