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围点打援

抗日之战将传奇 尘土nn 3369 字 2024-05-17

日军大部队接到的死命令,拼劲一切力量支援山阴县城和应县,否则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当然从大同前往山阴和应县的必经之路并不只有新源这一条路可以走,但是小鬼子为了尽快支援,他们的汽车必须要走新源。如果下车绕道,日军至少要多花五个小时的时间,而且还要丢掉重装备,五个小时足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新源原本在地图很不显眼的村庄,现在在猛烈的炮火,这个不显眼的村庄已经看不到一个地建筑。

与新三十三军进攻应县相同,日军一开始像用他们强大的武器开出一条路来。然而日军忘记了,挡在他们面前的是新三十三军,他们手拥有的炮兵部队已经丝毫不弱于日军!

如果单轮迫击炮的命率,新三十三军的炮兵还要小鬼子技高一筹,所以在这场炮火的对射,小鬼子没有占到丝毫便宜。相反,日军匆忙赶来,炮兵阵地也布置的匆忙,在投入战场半个小时后,日军的火炮损失了一大半,无法对正面的国阵地进行炮火覆盖。

然而日军有着空的优势,新三十三军的炮火不能持续对日军进行炮击,他们需要不断变换阵地,以防日军的飞机突然杀到,对炮兵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经过几次变换阵地之后,炮兵旅的战士们虽然体力很好,但是也经不住这么几次折腾,因为炮太重了,在日军发起第三次冲锋之后,他们不得不偃旗息鼓,恢复体力。

于是前线又出现了步兵对步兵的战斗,真实应了那话,无论科技再发达,还是人的战斗,因为只有人类才会拼一个你死我活!

进攻的日军终于意识到他们面对的对手不是一般人,不是一般的部队。他们不仅有强大的炮兵部队,更有着强大的单兵作战能力!

日军的指挥官看着部队屡次进攻受挫,这才知道他们大日本皇军不是真的无敌,至少在新三十三军面前不是无敌的。

小鬼子的司令官决定更换路线,因为他已经证明了他们无法攻破国军队的阵地,即便是最后攻破,他们跟国军队最后也是两败俱伤,最后的结果别说是支援,他们恐怕都所剩无几。

然而撤退并不是盲目的撤退,因为一旦他们撤退的时候,让国军队察觉,然后新三十三军尾随来,到时候他们不是撤退,很可能是溃败。

小鬼子的指挥官命令一个大队的士兵留下,其余部队悄无声息的撤离了战场。

日军一个大队的兵力在大队长的带领下仍然对新源的国守军发动着进攻,为了不让国军队发现他们的大部队已经撤离,此时日军大队长身边只有几个参谋和通讯兵,所有人都被他派到战场去了。

前线的战斗虽不说惨烈,但是异常的凶猛,小鬼子如潮水般涌来,又如潮水般被新三十三军打退了下去。

前线的旅长丝毫没有觉察到日军的大部队已经撤离绕到。

但是小鬼子一个大队的兵力在连续的进攻下,兵力越来越少,活力也越来越弱,时间一长,指挥战斗的旅长终于发现了问题!

ps:为了方便,本书接下来的长城是在大同以北的外长城,不是大同以南的内长城。还有绥远和察哈尔将合并为一,统称绥远省或者绥远地区!

{}无弹窗

随着廖凡的一声令下,先头部队浩浩荡荡的进发了。打小鬼子容易,不用找他们的主力部队在哪儿找他们决战,只要找一个县城肯定有小鬼子,所以他们不需要找到日军的主力跟日军来一场大决战。

当然打仗也不能太即兴发挥,得按照计划来,也是有剧本的,虽然小鬼子不愿意配合演出,但是他们总得按照第一步计划来。

自从李为民他们进驻北台峰山口,然后取得了几个胜仗之后,在繁峙和浑源驻扎的日军相继撤出。也是说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重新回到了太行山山脉的怀抱。

而一个始于春秋,一个始于西汉的两座古老县城也终于不用再遭受日本人的铁蹄。

北岳恒山之北,是晋东北的大地,这儿有两个自古以来非常有名的地方——大同和朔州,自古以来这两个地方是国的边城,当地虽不说民风彪悍,但自古以来受到少说民族的骚扰,当地的老百姓放下锄头是兵。

部队在向导的带领下,选了一条最近的道路穿过了北岳恒山,来到的熊耳山。

在熊耳山西部有一个县城叫应县,位于朔州市东部,在大同盆地的北部。

相于繁峙和浑源,应县的历史更加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有原始部落开始在应县居住。战国时为赵地,秦属雁门郡,自古以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日军也在此囤积重兵防守,以防新三十三军对应县发动进攻。

要想进攻应县,不得不考虑他的西邻山阴县城,山阴县城背靠洪涛山,跟应战隔着桑干河遥遥相望,同样是历史名城,日军也囤积了重兵在山阴县城内。

毕竟山阴和应县两个县城丢失之后,可以一路背攻击到大同,大同一旦丢失,日军在晋东北的完全丧失了掌控权。

按照李为民的计划,他需要同时对两个县城发起进攻!

李为民命令手底下的两个团分别把应县和山阴县给包围了。

“廖大哥还希望你们炮兵旅把这两个县城周围的炮楼和碉堡通通给炸了!”

现在战斗刚刚开始,他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不能让自己的部队去硬拼,他们的第一阶段的作战目标是拿下大同,其肯定有不少硬仗要打,这时候李为民需要保存实力。

战斗已经打响,李为民手底下的两个团在炮兵的配合下进展神速,很快拿下了应县和山阴县城的外围据点,紧紧半天的时间攻击到了县城的脚下。

日军守城的指挥官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他的炮楼和碉堡在国军队面前像是纸糊的一样,这可是他们用心经营了两年多,没想到半天的时间全部被国军队的炮火给摧毁了。

要不是他们面前还有一道城墙,恐怕现在国军队已经攻入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