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长生接过电报,只见电报上写着绝密两个大红字,他立刻读起电报的内容来。
“出大事了!”黄长生看完电报之后跟中队长一样震惊,“我们刚刚打死的那个小鬼子是什么身份,他身上怎么会带着这么重要的文件?”
“只知道领头的是一个中将,其他的就不得而知了!”中队长想了想,他们撤退的太匆忙了,根本来不及调查他的身份。
“这样,安排两个战士带着这封文件立刻赶回太行山,一定把这封文件亲手交给凡哥,如果见不到凡哥,一定去找闫副旅长,让他带着去找凡哥!”黄长生明白这件事情可能比现在任何事情都重要。
“旅长,还是我亲自回去吧,这么大的事情我回去还是比较放心!”中队长说。
“好,路上注意安全,能避开小鬼子就避开小鬼子,这份情报可比我们所有人的命都重要!”
黄长生也没有想到小鬼子会采取这么疯狂的计划,如果这个计划一旦暴露出来,他们将无人生还。从刚刚情报上的时间来看,他们已经行动了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希望情报送回去的时候还来得及。
在中队长走后,黄长生也没有心思带着部队继续作战,而是准备撤回太行山,因为刚刚缴获的情报完全可以改变现在的格局,回去之后他们可能就要有大事情干了。
在阳泉地区,经过胡国山他们的努力流民终于算是安定了下来,虽然还需要战士们维持秩序,至少这些流亡的百姓有了居住的地方,然而有些人在安顿好之后悄悄的离开了阳泉的地界,继续向东出发。
百姓安定了下来,胡国山当然把精力放在了太原的作战计划上,所以根本就没有在乎流民离开他们防区的事情,部队抓紧时间进行工程训练,希望能够顺利的拿下太原。
在山阴县城的寸奇已经带着部队攻下了朔州城,朔州城内只有一个小队的日军,然而这一个小队的日军竟然控制着一个旅的伪军在朔州城内抵抗。
要不是寸奇一直在山阴县城招兵训练,说不定单靠他们一个团的兵力还真的很难拿下朔州城,更让他们可气的是,一个日军活口都没有抓到,偌大的朔州城,他们只抓了五百人的伪军俘虏。
在山西各方面新三十三军的防区不断开始扩大,八路军和晋绥军当然也都得到了情报,开始试探着向原有的敌占区开始发起进攻,一路上并没有多少抵抗,遇到的基本都是那些顽固不化的汉奸伪军,中国军队当然不会对这些人留情。
就在黄长生袭击日军火车杀死日军特派员一天之后,中队长带着情报来到了太行山的外围,士兵很快就发现了他的身影。
“快,我要见我们副旅长!”说完中队长筋疲力尽,晕死了过去。
两个战士七手八脚的把他抬进了驻地,然后把这件事情向指挥部作了报告,指挥部内只有李凌飞和邵光启在值班,得知情况后的李凌飞并没有去找闫学林,而是直接找人把中队长送进了医院。
“轰轰轰”
第一中队用集体爆破的方式炸毁了一节车厢,打破了日军防御圈的突破口,凭借手中的,立刻将日军火力点给拿下。
日军失去了重机枪的支撑,火力减弱了不少,但是日军丝毫没有放弃抵抗的打算,他们把一节车厢死死的包围在中间,直到战死到最后一个人也没有后退一步。
“看来这节车厢里的东西就是我们想要的!”
“里边的人出来,再不出来我可要扔了!”中队长用日语向车厢内喊话。
车厢内很快就有人打开了车门,但是出现在黄长生他们面前的并不是小鬼子,而是中国人,原来躲在车厢里的小鬼子用唱小曲的人当人质。
“把枪放下,立刻把枪放下!”中队长大声的向车内的日军喊话,让小鬼子把手中的枪放下。
小鬼子也没有想到,他们的殿下一时兴起要听京剧,最后竟然成了他们要保命的手段,他们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放开这些中国人。
“你们是中国哪一支部队的?”日军派遣员根本就没有见过战争,在一开始战斗打响的时候,他还是挺兴奋的,认为他们大日本帝国的皇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是没想到半个小时,他身边就剩下了这个人了,幸亏他灵机一动,把车厢来正在给他们唱小曲的人当做人质。
虽然拿着中国人当人质是他很不想做的事情,但是为了保命,他哪儿还顾得上这些。当中国士兵冲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愣了,这群中国士兵全副武装,装备精良,除了身上脏兮兮的外,怎么看都比他们大日本皇军还精神,这根本不是他们认识中的中国军队。
“我们是哪一支部队就用不着你来管了,放开人质,否则你们只有死路一条!”中队长是特战旅的老队长了,是黄长生特意挑选出来带队的,尽管他已经是老队长了,但是面对这种有人质的情况是最棘手的问题。
虽然特战旅做事从来不拘一格,在危急关头自然有危急关头的处理办法,但是现在他们还是想尽可能的减少人质的伤亡,保护这些百姓。
然而日军当然也知道他们唯一的砝码就是这些人质,这儿发生的战斗肯定已经传到涉县了,只要他们用这些人质周旋,等他们的支援部队到了,他们自然安然无恙。
华夏大地上从来不缺乏铁骨铮铮的华夏儿女,尽管他们不认识什么字,不懂的什么大道理,但是他们在外族入侵的时候,永远挺直了他们瘦弱的脊梁,做一名真正的华夏儿女。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呢”
在两军对峙中一个小姑娘突然唱起了杜甫的诗词,看他的年纪真的很小,也许是队伍中最小的一个人了,这一句小曲让小鬼子一愣,而那些人质顿时泪眼滂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