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们真想对付中国,别说越过国境线作战,就是你十二点吃午饭都是错的!同样周部长告诉廖凡,在国家问题上必须要有所取舍,别太贪心了,争取两个大国的支持,哪儿有那么容易,有一个大国支持就足够了。
“嗯……以我们当前的态势跟镁国人合作还是比较不会吃亏的,而且对以后也有好处!跟苏联人合作有点与虎谋皮的味道!”
虽然跟镁国人合作也是短期的利益,但是现在跟镁国人合作确实是比较划算的事情,毕竟将来能不能去日本本土还要镁国人点头。
“既然总司令已经决定,那么我就替你再走一趟镁国,把这件事情跟他们交换一下意见!”
“好吧!”
跟镁国人合作虽然也有些与虎谋皮的味道,但是现在廖凡至少还不会担心镁国人在背后下手!相反苏联人不同,说不定他们就直接跟小鬼子合作,对发起进攻的中国军队来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在国际关系上镁国人也能够帮上忙,廖凡没有入侵棒子半岛的打算,但是他更不能因为国际关系的原因,放日军几百万大军回到本土。
至于棒子岛上的日军是不是要全部消灭,那就看有没有利益可图,而且廖凡也不介意培植一个伪政府,如果有机会就趁机派部队进驻,然后建造属于国家外的军事基地,把棒子半岛控制在军事范围之内。
只要控制了棒子半岛,即便将来不再日本本土驻军也没有强大的海军部队,也能够威胁到小鬼子本土,在棒子半岛建设一个空军基地,就可以在轰炸机的轰炸范围之内。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让镁国人觉得顺其自然,而不是强行夺取棒子半岛,否则镁国人以解决国际纷争为理由,强行插手棒子半岛,到时候镁国人在棒子半岛建设军事基地,最终危害的是中国的国家安全。
所以这次打最后在中国的日军,廖凡再图谋着棒子半岛!实在是棒子半岛在以后军事用途非常大!
向东靠近日本海,向北还有苏联,向西是中国的东北!这么重要的战略要地廖凡不可能把他让到别人手中,否则对中国就是一个祸害,所以廖凡想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只要镁国人点头同意,并且承认廖凡越过边境线是为了反法西斯战争,是对全世界有意义的事情,廖凡不介意趁机把事情做的过火一些,这样就可以明目张胆打着镁国人支持的旗号!到时候苏联人想找借口,那个时候廖凡完全可以把这个锅推给镁国人!
相信苏联人肯定不敢找镁国人去算账,到时候一切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只要两个大国没有了意见,什么狗屁国际纷争也就自然不存在了。
弱国需要外交,强国只需要炮弹!强弱也是相对的,中国相对于镁国和苏联是弱国,但是棒子国相对于中国就是弱国,在三个大国的夹缝中,棒子国更没有说话的权利,他们要看的是中国的脸色。
一切成不成功,就看周部长这次镁国的旅行成不成功,至少有小鬼子这个共同的敌人,廖凡认为成功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在这段是时间里,镁国人也不会认识到棒子半岛的重要性,他们也没有抢占棒子半岛的意思,这正是廖凡出手的最好时机。
空军的战斗力很重要,对廖凡来说,空军是参与这最后一次国内大仗!只有这样经过历练之后,廖凡才放心出国作战。
最后一仗是多兵种配合的一仗,也是很多新兵种成立来的第一仗,小鬼子将成为这些兵种强大的第一个垫脚石。
但是同样,廖凡不会让一支没有达到他最基本要求的部队去战场上的,如果连最基本的作战要求都达不到,送到战场上去就是送死!给他们装备这么好的装备,可不是用来挥霍的。如果没有达到廖凡的作战要求,廖凡宁愿只让步兵去打最后的这一场仗。
“给孙伯勇发一封电报,我给他两个月的时间,让他给东北军区准备好一切作战物资!不够的他就是给我抢也要抢来!”
虽然东北军区已经囤积了大量的作战物资,但是仗一旦打起来,消耗的物资就是一个无底洞,如果等消耗完了,再往东北军区运送所需要的物资,吃屎都赶不上热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决定要对在中国东北的日军发起最后的进攻,自然要做好一切准备!而且他们现在有的是时间做准备,相反的是小鬼子没有多少时间了!
既然他们已经掌握了主动权,那么就等着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做最后的进攻!而且廖凡也不担心小鬼子会知道他们将发起进攻,即便是小鬼子知道他们发起进攻的准确时间,不知道计划也没有任何用处。
“一个军区作战的物资肯定不会少,要不要协调交通部门?”
“这个不用我们担心,战时一切为军队!没有人敢怠慢!”
跟敌人作战,如果大家不齐心协力保障军队,难道是等小鬼子再次打过来,他们好当汉奸?
显然没有人在希望自己的国家成为战争的泥潭,战时一切为军队也并不是一句口号!而且他们后勤部既然负责为军队运输物资,必然会解决运输的方式。
“你这个后勤部长给你当家肯定不简单呢!”朱总司令感慨。
以廖凡的脾气,把事情交给一个人之后,他不关心过程,只关心是不是达到他想要的结果!
“我这个后勤部长只要不为难我,我就烧高香了!”
孙伯勇的能力是有的,但是也是唯一能够卡住廖凡的人。就像在一个家庭中,掌握财政大权的人才是真正的顶头上司。
“兵力够吗?要不要从其他军区调兵过去?”朱总司令问。
“够用了,在东北地区近五百万大军在决战,东北才多大的地方,这么多人决战已经够拥挤了,兵力越多反而对我们更不利!”
打仗廖凡从来不依靠军队兵力的优势,决定战争胜负的从来不是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