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有哲理的话,不似许庆彦能说出来的。
转头向许庆彦看去,见许庆彦一幅理所当然的样子,赵俊臣恍然。
对许庆彦这种小人而言,这番看似深妙的话语,只是小人们眼中最浅显的道理。…
而最浅显的道理,往往也是最不容置疑的真理,哪怕这般真理只是存于小人眼中。
摇头失笑后,赵俊臣突然问道:“庆彦,咱们府里,如今可用的银子有多少?”
许庆彦暗暗计算片刻后,说道:“总有一百多万两吧,少爷你要用银子?”
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取出十万两银子来,其中一部分以‘悦容坊’的名义,在直隶各地开些粥棚与免费医馆,若是我所料不错,接下来就要有流民拖家带口的来京城告御状了,不管出于私心还是本心,总要让这些流民活下去才是。另外一部分,则让人拿着,沿着京城到江南,在陛下南巡途经各地,想办法救济一下受损百姓,这次咱们造孽不小,虽说有些虚伪,但能补救的话,还是补救一下为好。”
………
就在赵俊臣带着矛盾的思绪,打算做些亡羊补牢的事情,来安慰自己残存不多的良心之际,那李成已是回到了周尚景府中。
在周府,却不仅仅只有周尚景一人,黄有容、沈常茂两人也在,三人正商议着什么。
听了李成的禀告后,周尚景还未说些什么,沈常茂已是冷哼一声,说道:“这赵俊臣究竟在搞什么鬼?该复出的时候不复出,躲在一旁看戏,难道还想把咱们几人当做棋子,为他冲锋陷阵不成?”
黄有容似笑非笑,道:“怕是俊臣害怕自己这个时候复出,接着又随着咱们一同攻击太子朱和堉,会被陛下怀疑吧?俊臣有时候也太过小心了一些。”
沈常茂却冷声说道:“太没担当,将来又怎能成就气候。”
周尚景缓缓叹息一声,轻声道:“罢了,无论有他没他,计划总要继续。其实俊臣这时候选择暂避也好,他如今还逆不了陛下的意思,若是陛下到时候逼着他支持太子朱和堉,咱们反而会多些阻力。”
顿了顿后,周尚景又说道:“既然俊臣他只打算看戏,那么咱们就任由他看戏就是。接下来依计行事吧。”
“首先是都察院。”沈常茂冷笑道:“都察院自被太子掌控后,给咱们添了不少麻烦,如今也是回报他们的时候了。”
随着三位阁老一番定语,京城中枢,风暴开始了。
ps:今天第一更,后面还有两更。第二更正在检查,马上就来。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样的,有怎样的主人,就会培养出怎样的仆从。【文学]
之前,赵俊臣曾见过温观良府中的管事,和温观良一样,皆是视财如命的性子。
至于许庆彦那嚣张跋扈的小人性子,也是与从前的赵俊臣一脉相承,如今的赵俊臣虽然已经李代桃僵,心性手段也是截然不同,但许庆彦的性子却已经固定了下来,无法轻易扭转,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而周尚景府中的李管事,也是一样,虽只是初次接触,但其神态动作,细微之间,皆有一些周尚景的影子。
“首辅大人门下管事李成,见过赵大人。”
被人领到书房后,李管事规规矩矩的向赵俊臣行礼,沉声说道。
虽然代表周尚景而来,却没有丝毫狐假虎威的样子,神态谦卑内敛,但双眼半睁半合,总让人无法轻易察觉到他的心绪波动。
看着李成的神态气度,再想想许庆彦一贯以来的“皇帝老大、少爷第二、而我就是天下第三”的嚣张样子,赵俊臣在心里暗暗叹息一声。
人比人,气死人,赵俊臣如今的人才积蓄,终究不能与周尚景相比,眼前这个李成,只是周尚景府里的一个普通管事罢了,但初次一见,其气度神采,就已经要远高于自己身边的许庆彦了。
暗思之间,赵俊臣笑道:“李管事莫要多礼,不知首辅大人派你来见我,可是有什么事?”
李成抬头看了一眼候在一旁的许庆彦,见赵俊臣并没有让许庆彦暂避的意思,知道许庆彦是赵俊臣的亲信。也就不再遮掩,从袖中抽出一封密信,双手捧着递给了一旁的许庆彦。
待许庆彦把密信转交给赵俊臣后,李成才沉声说道:“赵大人,依我家老爷的意思,如今庙堂之上形势已定,诸般谋划皆已经准备妥当,正是蓄势待发,而大人您的身体也该养好。并复出庙堂了。”
“哦?”赵俊臣轻笑着拆开密信,一边细细查看着,一边随口说道:“我已经到了病愈的时候了?”
对于赵俊臣的询问,李成却没有多话,只是垂首等待着赵俊臣的回复。
赵俊臣把密信看完后,神色古怪,似乎隐约间叹息了一声。
沉默良久后,赵俊臣缓缓开口道:“你回去跟首辅大人说一声,就说我这段日子已经闲惯了,身子心性也懒散了。【文学]还想再休息一段时间,直到半个月后,也就是春闱开始前,才会复出庙堂。这段时间,诸般谋划,让首辅大人同沈、黄两位阁老看着办就是。既然计划已定,准备已妥,接下来的事情,有我没我。已经没什么区别了。我接下来继续躲到后面看戏就是了。”
听赵俊臣这么说。一直情绪内敛的李成,神色间忍不住闪过一丝惊讶,问道:“大人当真还不打算复出?如今时机已到,难道大人您不打算亲自对付太子殿下吗?”
赵俊臣挥手笑道:“有首辅大人、黄阁老与沈阁老在,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有没有亲自参与,也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信得过几位前辈,想来就算没有我。他们也必能处置妥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