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臣与二十余名新晋进士,也坐满了三桌。
其中,曾炜与柳子岷二人,自然是坐在了赵俊臣的两旁。
因为是赵俊臣预定的酒席,天海楼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众人刚刚落座,诸般精美菜肴已是纷纷上桌,美酒也是预备多时。
然后,赵俊臣端起酒杯,主动敬酒,庆贺一众新晋进士们金榜题名之余,又表示今后会对他们扶持培养,让他们不必担心仕途之艰辛。
得到赵俊臣的承诺,一众新晋进士们自然深受鼓舞、兴奋异常,亦是纷纷端起酒杯,在祝福赵俊臣步步青云、身体安康之余,亦是保证今后对赵俊臣忠心不二,朝堂之上唯赵俊臣马首是瞻!
敬酒与饮酒之间,诸多暗示、各种承诺,虽然气氛热络,但也只是题中应有之义、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也不必多提。
却说赵俊臣放下酒杯之后,重新坐下,沉吟之间,突然话锋一转,说道:“如今,你们金榜题名,也皆是得到了陛下的任命,各有官职不同,从今往后,你们也都是为官之身了。然而,我却想要问问你们,你们今后要如何为官?”
听到赵俊臣这么询问,一众新晋进士们皆是一愣。
按照他们的设想,自然是攀着赵俊臣的大腿,爬到更高的官位,同时再想方设法的聚敛钱财正所谓“升官发财”,这不正是他们寒窗苦读的真正原因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的这篇《励学篇》,正是他们十年寒窗坚持下来的原因所在。
只是,赵俊臣虽然是一个名满天下的大贪官,但这些话也不能明着说。
然而,若要说一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话,称自己想当一个为朝廷社稷、为百姓福祉而努力奋斗的清官好官,却又好似在讥讽赵俊臣一般,却又有些冒险。
于是一众新晋考生们皆是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两相为难,更不知道赵俊臣这般询问的原因所在。
最终,在沉默了片刻后,一众新晋进士们的回答却是出奇的相似,纷纷大声道:“我等唯赵大人马首是瞻,赵大人让我们怎么做官,我们就怎么做官,一切听赵大人您的吩咐。”
听到众人的回答,赵俊臣点了点头,却又轻轻摇头。
见赵俊臣这般矛盾的态度,众人皆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一时间也不敢再轻易表态。
赵俊臣见众人这般样子,轻轻叹息一声,却又把目光转向柳子岷与曾炜二人,并问道:“你们二人可有什么不同想法?”
柳子岷毕竟与赵俊臣接触久些,更了解赵俊臣的心中想法,此时见赵俊臣询问,心中一动,却是有了想法,开口答道:“我等深受赵大人的厚恩,今后为官期间,自然替赵大人考虑,一切以赵大人的利益为主!如今,朝野之间,颇多流言蜚语,竟是说赵大人您是一位贪官奸臣,我等为官之后,必然要肃清流言,扭转风评,让世人明白赵大人您不仅不是一位贪官奸臣,反而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清官!”
赵俊臣轻轻一笑,又把目光转向了曾炜。
…………
ps:嗯,第二更,四千字大章节!今天共更新九千字,完成了更新票任务。
如今看到大家积极的投票、留言、打赏,《摄政》也不似从前那般死气沉沉的模样,虫子动力十足,也心怀感激,接下来会更加努力的!
……
。
……
赵俊臣并不喜欢乘坐轿子,除了轿子摇晃之间会让赵俊臣产生睡意之外,也因为抬轿子的轿夫总会听到许多不该他们知道的事情,如此一来,赵俊臣还要多一层防备。
∴对而言,赵俊臣更喜欢乘坐马车,马车虽然颠簸一些,但有助于赵俊臣保持头脑清醒,而一般由许庆彦担任车夫,赵俊臣乘车之间说话办事,也不怕机密外泄。
此外,马车的车厢终究宽敞一些,也有助于赵俊臣活动手脚。
所以,除了上早朝的时候,赵俊臣外出之际大都是乘坐马车。
从某方面而言,这般选择也体现着赵俊臣的性格。
……
关于太子党内部的微妙变化,逃不过有心人的眼睛,赵俊臣得到消息的时候,也正乘坐着马车前往天海楼。
在那里,赵俊臣将宴请那些投靠于他的新科进士们!
「细读着西厂番子送来的情报,赵俊臣轻轻摇头,虽然身为对手,但还是忍不住对太子党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想法。
这般想法,倒不是因为太子党竟是这般轻易就产生了矛盾与裂痕这本就在赵俊臣的意料之中而是因为太子党人实在是守不住机密,竟是这般轻易就被赵俊臣的情◎长◎风◎文◎学,x报机构打探到了消息。
要知道,郭汤等人劝告太子朱和堉不成,并从东宫怏然离开,距今也只是半个时辰左右,然而。无论是郭汤等人转变立场的原因、又或是太子党内部的氛围变化、乃至于郭汤在离开东宫时对太子朱和堉的批判之言,赵俊臣如今皆已是得到了详钧息!
“清流们最喜夸夸其谈。一身的本领全在嘴巴上,想让他们闭口不言、谨守机密。自然是难上加难,唉!”赵俊臣摇头叹息道:“太子他们对于情报机密,竟是完全不设防备,被我这般轻易就打探出了详钧息……也幸好我提前算计了东厂,如今东厂正值动荡不堪,短时间内已是功能瘫痪,即使打探到了情报,也无法将情报及时上呈给陛下,否则若是让陛下他知晓了太子意欲整顿商税。就必然会出手阻止,那么我的这个计划也就无疾而终了。”
有时候,对手太过耿直单纯,反而是一个麻烦。
叹息之间,赵俊臣细细读着情报,突然眉头一皱,喃喃自语道:“郭敏?根据西厂的情报,这个人竟是在短短一炷香的时间内,就让郭汤转变了主意……倒是有趣。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说服郭汤这个老顽固的,难不成他看透了我给太子挖的陷阱?若是如此,这个郭敏倒是比他哥哥有用的多……
……嗯,记得有一份关于郭汤的情报。其中对郭敏也有重点描述,说是此人颇具才干,仅仅靠着郭汤的招牌。就独力办起了一家规模数一数二的商行……那郭汤虽然贵为太子少傅,但权势只是一般。他的招牌也只能吓住一些没后台的下层官员罢了,如此说来。郭敏能够把生意做大,怕还是他自己的本事……若是他竟还能看透我设计的陷阱,那说不得还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才……”
喃喃自语之间,赵俊臣已是有了主意,掀开车窗帘子,却见那名向自己传递情报的西厂番子,此时正亦步亦趋的随车而行,随时等候着自己下一步吩咐。
“你去通知魏槐,让他接下来重点探一探郭敏的根底,若是他与太子的政见不同,就收买为我用a于究竟要给他什么好处,让魏槐拿主意就好。”…
听到赵俊臣的吩咐,西厂番子连忙答应,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而赵俊臣则放下车窗窗帘,暗暗思索着自己接下来的应变。
……
不过,赵俊臣并没有思索很久,不过一炷香的时间,马车已是在天海楼外停下。
当赵俊臣步下马车,抬头看去,却见天海楼的门口,一众投靠于他的新晋进士们在曾炜与柳子岷的带领下,已是等候多时。
此时,见到赵俊臣终于出现,一众新晋进士们面露兴奋欢喜之色,纷纷向着赵俊臣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