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德庆皇帝愣愣的看着周尚景,竟是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好在,太监张德的禀报,化解了德庆皇帝的尴尬。
“陛下,沈常茂沈阁老、少傅张诚、户部尚书赵大人、工部尚书左大人、礼部尚书林大人、南直隶巡抚苏大人、南京吏部尚书唐大人、南京户部尚书王大人……一同求见陛下。”
张德报了一长串名字,足足有二十余之多,如今苏州境内的二品以上朝廷大员,竟是全都出现了。
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论是苏州倭寇之乱的隐情、还是沧浪亭的民变、又或是百官弹劾周尚景,皆是足以震惊天下的大事,任谁都不敢怠慢。
所以,朝廷重臣们这个时候来找德庆皇帝商议对策,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等到德庆皇帝与朝廷重臣们商议出了结果、态度达成一致之后,再召集百官、公示天下,才不会出现混乱。
听到张德的禀报之后,德庆皇帝却是下意识的看了周尚景一眼!
在这些朝中重臣之中,赵俊臣一派已是紧紧抱上了德庆皇帝的大腿,与德庆皇帝的步调一致;沈常茂一派与周尚景明争暗斗多年,是周尚景的朝中政敌;至于南京吏部尚书王保仁、南京户部尚书唐臻等人,更是周尚景的死敌!
可以说,这些朝廷重臣皆是敌视周尚景的,绝不会有任何人为周尚景求情!
再加上周尚景本人已是干脆利落的承认了罪名,所以等到德庆皇帝与朝廷重臣们商议之后,周尚景的垮台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绝不会遇到任何阻碍!
可以说,事到如今,德庆皇帝与周尚景的博弈,已是胜负分明、尘埃落定了。
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
若是没有意外发生的话!
……
……
。
……
……
到了第二天的清晨,德庆皇帝起床之后,刚刚洗漱穿衣完毕,旁边的大太监张德就迫不及待的禀报道:“陛下,首辅大人今天不到辰时就来到了拙政园,并且一直跪在外面,自称是来请罪的。”
听到张德的禀报,德庆皇帝的眉头下意识的微微一扬。
经过了沧浪亭的民变、以及百官的弹劾之后,德庆皇帝就知道周尚景一定会有所动作,但没想到周尚景会摆出如此低的姿态,竟是跪候了自己大半个时辰,并且自称有罪。
“却不知,周尚景此举是真心想要认罪?还是借着请罪的名义发起反击?”
暗思之间,德庆皇帝的神色略有严肃,一遍整理仪表,一遍吩咐道:“周尚景是当朝首辅,年纪也大了,怎么能让他一直跪着?让他到临时御书房等着朕,朕马上就去见他……不过,事到如今,即使他没有主动求见,有些事儿朕也要找他问清楚,他主动来见朕,倒也少了许多麻烦。”
说完,德庆皇帝已是转身向着临时御书房的方向走去。
若是寻常官员,受到百官众口一词的弹劾,又是铁证如山的情况下,德庆皇帝根本不需做什么,只要一道圣旨下去,就可以定罪罢官了。
但周尚景终究不同,他不仅是当今首辅、三朝老臣,党羽门生更是遍布天下,影响力巨大,所以德庆皇帝在确定周尚景的罪名之前,终须要给周尚景一次为自己辩解的机会,如此才能服众。
所以,德庆皇帝很干脆的召见了周尚景。
这次见面,也是德庆皇帝与周尚景二人最终决战的前哨战。
……
等德庆皇帝来到临时御书房之后,发现周尚景已是跪候多时了。
虽然,太监们有为周尚景准备凳子,但周尚景并没有入座的意思。只是静静跪在临时御书房之中,苍老的身躯略显佝偻,让人看着可怜。
当然,看到周尚景的模样。德庆皇帝并不会觉得可怜,只是心中有些疑惑——难不成,周尚景当真要束手就擒、俯首认罪了?
这绝不是周尚景的风格!周尚景一定在耍什么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