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德庆皇帝的疑虑.

摄政大明 虫豸 4336 字 2024-05-18

赵俊臣看了德庆皇帝一眼,似乎想要再说些什么,最终还是说道:“陛下圣明,确实是臣多想了。”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似乎有些疲乏了,又与赵俊臣商议了几句回京的安排之后,就挥手让赵俊臣离开了。

等赵俊臣离开之后,德庆皇帝突然重重的叹息一声,靠坐在椅背之上,神色之间满是疲惫与无奈。

德庆皇帝无论如何也猜想不到,事情竟然会发展到了这一步。

这次南巡期间,德庆皇帝带走了首辅周尚景与阁老沈常茂,以及朝中各大派系的诸多干将,却留下了性格较为软弱的黄有容担任辅政大臣,又留下了阁老程远道这位太子的铁杆支持者,就是为了让太子朱和堉在京城中树立优势,行事之时拥有绝对的便利。

然而,德庆皇帝赐予太子朱和堉这么多的优势与便利,是为了让太子朱和堉打压异己、争权夺势的!哪怕是太子朱和堉在德庆皇帝南巡期间陷害大臣、压迫忠良,德庆皇帝也绝不会生气,反而会乐见其成。

毕竟,与朝中其它几大派系相比,太子朱和堉的势力有些弱小了,又屡屡受到了打压,德庆皇帝这么做也是为了未雨绸缪。

当然,在此期间,朱和堉若是能够增加一些政务经验、增长一些帝王心术,那就更加好了!

可惜,德庆皇帝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朱和坚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不仅没有扩充权势、打压异己,反而搞起了商税整顿,让自己置于风尖浪口之中,得罪了所有的利益相关方……最终不仅浪费了德庆皇帝的良苦用心,还拖了德庆皇帝的后腿,让德庆皇帝急冲冲的赶回京城为他善后……

这一刻,德庆皇帝只觉得无比的无奈与疲惫……

与此同时,德庆皇帝心中也终于忍不住的产生了疑虑——朱和堉这样的储君,真的是合格的帝王人选吗?自己百年之后,朱和堉真的能够撑得起大明的江山吗?

这样的疑虑,对德庆皇帝的打击,却是比他败给了周尚景还要更加沉重!

……

ps:这两章的某些内容,本来应该出现在后面的章节,但一些老读者认为“太子独力推动商税整顿”的剧情属于bug,所以就提前写出来,算是虫子对这段剧情的解释。

恩,其实这些内容之前都侧面暗示过了,比如第296章《两份名单》,又比如上上一章关于驿站与信使的内容,再比如七皇子朱和坚的相关内容……而本章只是将原因总结一遍。

另,”商税整顿”与”商税改革”还是有区别的,太子朱和堉并没有调整税率的权利,虫子也从来没有暗示过太子会调整商税,事实上,虫子前文说过很多次,其实明朝商税算是低的,只是重复收税的问题太严重了,而太子的商税整顿,最开始也只是针对各级衙门私设的收税站点,身为监国,这点权力他还是有的。

此外,在德庆皇帝离京期间,太子在内阁是占有优势的,别忘了太子的铁杆支持者程远道虽然经常打酱油,但也是阁老啊。

……

……

……

经过了昨天的诸多挫败之后,德庆皇帝的变化很大,不再像从前一般总是刻意做作的展现自己的帝王威严,反倒是神色阴沉了许多,这般变化也不知道究竟是好是坏。

听到赵俊臣的分析,德庆皇帝的眼神也愈加的阴沉了。

沉默了片刻之后,德庆皇帝缓缓说道:“你分析的不错,确实是有人刻意的隔绝了朕与京城的消息往来……朕派人询问了黄有容的信使,他显然是被人暗中算计了,一路上连续吃到不干净的东西,不仅腹泻不止,还大病了一场,所以才耽搁了这么长的时间。”

略略一顿之后,德庆皇帝冷笑了一声,又继续说道:“除了黄有容之外,朕在南巡期间,也刻意将兵部尚书王寿留在京城中枢,那王寿出身于世代勋贵,与皇家的关系紧密,乃是朕的亲信之一,朕将他留在京城之中,就是为了及时掌握京城里的动态,太子透漏出了想要整顿商税的意图之后,王寿马上就派出了信使向朕呈报消息,时间比黄有容的密折还要更早几天,但他的信使离开了京城之后,很快就失去了踪迹,也不知是死是活,王寿也是废物,隔了好几天才发现了异常,又再次派人向朕呈送消息,可惜还是晚了一步,直到今天早晨,朕才收到他的消息,却还要是比黄有容的密折更迟了一夜。”

赵俊臣表情严肃的说道:“这么看来,臣的猜想没错,确实是有人刻意隔绝了陛下与京城的消息往来,隐瞒了太子整顿商税的事情,实在是居心叵测……若是臣所料不差的话,除了王寿王尚书与黄有容阁老之外,还有其他大臣向陛下呈报消息,但他们的信使也同样是遇到了意外……不过,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幕后之人的势力影响。实在是可怕。”

赵俊臣的这一番话,依然是在影射周尚景,但赵俊臣却清楚的知道,在这件事情上。周尚景充其量只是参与者之一,除了周尚景之外,还有其他势力参与其中!

那就是七皇子朱和坚!

周尚景一向不喜欢把事情做绝,总会留给人一线余地,像是黄有容的信使在路上的诸般遭遇。就很具有代表性——只是在驿站的饭菜中做了一些手脚罢了,就让黄有容的信使上吐下泻、大病一场,最终也成功的延误了消息——不仅达到了目的,还让人轻易抓不到把柄。

但王寿手下信使的遭遇,却是截然不同——刚刚出了京城,就突然失去了踪迹,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位信使早已是被人埋到乱坟岗了,这般激烈狠绝的手段。显然不是周尚景的风格,赵俊臣听到王寿信使的遭遇之后,第一反应就想到了七皇子朱和坚!

实际上,赵俊臣利用商税整顿算计太子朱和堉的计划,一直都存在着一位潜在盟友,这个人就是七皇子朱和坚!

朱和坚对于朱和堉的皇储之位,早已是觊觎已久,对于赵俊臣坑害太子朱和堉的计划,自然会是乐见其成。

所以,在离京之前。赵俊臣也通过了某些隐秘的渠道,将自己的计划尽数通告给了朱和坚,因为赵俊臣知道,自己的计划存在着许多漏洞。但这些漏洞赵俊臣不能亲自出手修补,否则就会平白增添许多风险,说不定就会暴露了自己的意图。

于是,赵俊臣就想到了七皇子朱和坚,赵俊臣相信,以朱和坚的眼光手段。一定会主动帮着自己弥补漏洞的。

事实上,朱和坚办的很不错,不仅“帮助”太子朱和堉压制了阁老黄有容,让太子朱和堉顺利的推行了商税整顿计划,还隔绝了德庆皇帝与京城的消息往来,让德庆皇帝直到现在才知晓了太子整顿商税的事情。

当然,关于七皇子朱和坚的猜想,赵俊臣暂时还不会告知于德庆皇帝,所以依然是将所有的脏水泼给了周尚景。

另一边,听到赵俊臣的分析之后,德庆皇帝表情沉凝严肃,缓缓点头道:“朕也是这般想法,刚才朕招来了东厂与锦衣卫的几位魁首,就是为了派他们严查此事!某些人实在是胆大妄为,竟是敢如此的算计于朕,等朕稳定了朝野局面之后,绝不会轻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