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隐瞒与误导.

摄政大明 虫豸 2667 字 2024-05-18

毕竟,赵俊臣的设想太过于新奇,众人想要接受也需要一段时间。

然后,经过详细考虑之后,有许多官员发现,赵俊臣的计划确实具备可行性,若是按照赵俊臣的计划进行改变,那么朝廷的商税收入不仅可以大幅增加,并且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朝野局势稳定——但唯有一点情况没有改变,那就是百官们的利益会受到侵犯,但这种理由并不能明说,更不能拿出来反对赵俊臣的提议。

幸好,因为赵俊臣的误导与隐瞒,百官皆是认为赵俊臣的计划在最开始的时候规模并不大,仅仅只是“挑选一家船行”进行试点罢了。

甚至于,发现这一点之后,有许多官员心中微微一动,自认为找到了破坏赵俊臣计划的手段——只要在试点期间,让这家船行发生亏损,那么这家船行就无法为朝廷缴纳分红,朝廷的商税收入不仅无法提高,反而还会降低,这就意味着赵俊臣的计划失败,所以赵俊臣的设想也就无法推广了……

仅仅只是一瞬间,已是有许多官员暗暗决定,赵俊臣的设想若是没有得到朝廷的许可也就罢了,但若是朝廷采纳了赵俊臣的试点建议,那么他们马上就会联合起来给赵俊臣的试点船行暗中下绊子!

然后,百官们的目光纷纷集中到了内阁首辅沈常茂的身上。

因为沈常茂旗帜鲜明的反对商税整顿,已是有许多官员将他视为利益代言人,所以百官们皆是希望沈常茂能够先一步表明态度!

在众人瞩目之下,沈常茂先是沉思了片刻,然后缓缓出列了。

……

ps:遇到些事情,更新晚了,实在抱歉。

恩,今天第二更。

……

……

……

德庆皇帝十分清楚商税问题的敏感性与复杂性。

明朝的商税现状可谓是积弊重重,但所有人——除了朝廷之外——都通过这些积弊而获取了大量的好处:地方衙门私设收税站之后,可以获取额外的活动资金;朝廷大员们大多数都暗中入股了走私船行,每年都可以得到巨额分红;最底层的吏役们也借此得到了许多灰色收入,生活颇是滋润;甚至于,民间百姓们也因为商税弊病所引发的走私泛滥现象而得到了许多好处,毕竟走私商品的价格更加低廉……

这样一来,没有任何人愿意改变商税的现状,哪怕所有人都知道朝廷的钱粮周转一直很困难,而商税整顿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也没有任何人愿意去尝试改变。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忠君爱国”固然是一项珍贵的品德,但它的前提是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所以,每一个想要改变商税现状的人,都会引起无数的敌视、并且引来激烈的反弹。

也正因为如此,德庆皇帝对于商税整顿的事情虽然同样秉持着支持态度,但在最开始的时候,德庆皇帝却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屡屡逼迫赵俊臣表明意见。

这即使为了将百官们的怨气转移到赵俊臣身上,也是为了借着赵俊臣的表现来试探百官们的反应与底线。当然,若是赵俊臣在表明意见之余,能够切实说明商税整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让那些持有反对立场的官员们无话可说,那就更好了。

所以,在恰当的时候,德庆皇帝也愿意暗中配合赵俊臣,帮助赵俊臣表明观点。

于是,当赵俊臣解释了“试点”的含义之后,抢在百官们反驳之前。德庆皇帝再次开口道:“这般提议倒是不错,只不过你准备在何处来进行试点?你所想到的方法,又具体是什么?”

对于德庆皇帝的询问,赵俊臣已是准备多时。马上答道:“陛下,臣的试点目标,并非是某处地方,而是一家船行!”

“船行?”德庆皇帝微微一愣,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