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人?你说君上只同意给我们扩军五百人?这点兵马够个屁用,难道他不知道丰戎有上万的兵马吗?”赵伯圉一听当下就火了。
“伯圉莫要放肆,先听任大人说完。”见赵伯圉口出不敬之言,嬴康立即制止道。
赵伯圉只好停止发牢骚。
嬴康继续恭敬的对任籍道:“任大人您继续讲。”
“司马大人,我也知道这点兵马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但是您也知道当下的散国的情况,本来就是国小力弱没有太多的积蓄,能够拿出这么多的粮草已经是我们家老爷出了不少的力了。再多我家老爷也没有办法了。”任籍一脸无奈的说道。
嬴康何等聪明,任籍不用说他都知道这肯定是刘同的主意,于是说道:“嬴康感谢相国大人对千邑安危的考虑,替我谢谢你家老爷。”
“司马大人客气了,这个时候的我们毕竟站在同一条道上,替你们考虑也是为散国的安危考虑,何以言谢呢?”
嬴康随后问道:“既然朝廷把千邑的兵马情况考虑了,不知道对陇川的百姓作何考虑,君上有没有说给百姓们拨付多少粮食?”
给陇川的百姓拨付粮食?
任籍一脸的不知所云,随后很是吃惊的说道:“司马大人说给百姓拨付粮食?我在散国这么多年只听说过百姓要给朝廷交粮纳税,从来没有听说还有朝廷给百姓拨付粮食的事情,这个事情君上从来没有说过。”
听完任籍的话,嬴康轻轻的摇摇头随后说道:“民乃国之根本,当下陇川百姓刚刚从渭水南岸回到陇川,手里的粮食本来就所剩无几,君上此时若不为百姓考虑,这就等于置他们的生死于不顾,长此以往百姓岂会跟朝廷一心。”
对于嬴康的话任籍似懂非懂,百姓的温饱还要朝廷来管?这在散国的历史上可是亘古未有的事情,于是拱手道:“诸位大人,如果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这一路过来我也累的很啦!”
嬴康起身把任籍送到门口,“任大人慢走啊!”
“司马大人留步,留步,我这就先告辞了。”说罢,任籍匆匆走出府门。
散盘子的话一下子提醒了刘同。
也就是啊!在西周时期各国的军队可都有定数的,不是你自己向扩充多少就能够扩充多少的。
但刘同既然想到了这个主意,也是轻易不愿意放弃的。再说了当下除了这个主意之外,也没有什么办法可用了。
“君上,王室虽然规定了各国的军队数量,但秦人不是国家,仅仅是王室手下的一个大夫,他们的扩军数量是不受王室规定约束的。”刘同说道。
秦人不是国家?
刘同的话一下子提醒了散盘子,“对,你说的对,当下的秦人还不是国家,当然也就不受王室规定的军队数额限制了。”说罢,散盘子又说道:“不过咱们可把话说到前头,这秦人也不能一味的扩大军队,一旦数量大到我们无法控制的程度,最后也会殃及我们散国的。”
刘同笑了笑道:“君上无忧,臣也想到这一点了。毕竟秦人的粮草还操纵在我们手里,我们给他们的粮草数量也就是秦人扩军的数量,他们始终是跳不出我们的掌控的。”
自古以来行军打仗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的数量实际上就是军队的数量。
散盘子当了多年的国君,自然懂得这个道理,听完刘同的话,散盘子微微点点头,“嗯--,你说的有道理,那依你之见应该允许秦人扩充多少军队呢?”
刘同伸出五个指头,“最多五百。”
“五百?”
“对,就五百,我们在给他们增加五百人的粮草,其他的我们就不用管了。”
散盘子听罢道:“五百兵马是不是有些少了,用一千五百人呢去抵挡丰戎的上万大军,秦人可是难以抵挡的。一旦他们战败,丰戎的大军会在朝夕之间来到散城脚下。到时候吃亏的还将是我们。”
刘同虽然主张联合秦人抗击戎狄,但作为散国的宰相当然还是要替自己的国家考虑,想了想之后道:“君上,用一千五百人来抵挡丰戎的上万大军肯定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但君上不忘了这个时候的秦人手里还有上万的陇川百姓,我想到了关键时刻,秦人肯定会用上这些百姓的。”
听完刘同的话,散盘子一脸严肃的说道:“寡人算是听明白你的话了,其实还是想利用秦人自己力量去对付来自北方的戎狄。实在不行的话,就只有让百姓们吃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