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夫人韩氏此时也听到了消息,倒是很冷静的坐在那里喝茶,端着他侯夫人的贵女范一口一口的小缀,只有唇角的一丝讥笑出卖了她内心的不平静。
出了京也不消停!
还想回来和她儿子争世子位?
连尸首都别想再踏进盛京一步!
算算日子,她的人也该到了。
义男又怎样?若是名声好了再臭,就不是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而是狗改不了吃屎,冥顽不灵!日后就算再做了什么好事也无人再信他浪子回头了!
…………
盛京
因为剿匪有功,安南县请旨点宁方远为‘义男’的折子此时已经到了皇帝的案头。
为祸多年几番捉拿剿灭无果的匪首人头已交到刑部,匪巢也已夷平,皇帝心下高兴大笔一挥,这名头便是实至名归了。
京中此事传开了,忠勇候家那浑不吝的嫡长子剿匪立功,浪子回头金不换!
安南祸患清除,皇帝心下高兴,为了此事,还专门召见了忠勇侯,表彰他教子有方,又问他为何会突发其想将长子遣去安南老家。
无怪皇帝如此上心,安南与大晋边界只有一山和两座城池之隔,虽不是军事重地,却也分外重要,所以一个小小的县令剿匪的折子也能这么快送达天听。
忠勇侯胸中气闷,如吃了屎般难受,偏又不能不能在这个时候露出厌弃长子之态,惹圣上厌烦,只用谦逊的口气回道,“说到教子有方,老臣实在羞愧。他生母去得早,老臣父母以及夫人生怕他受委屈,未免宠溺了一些,养成他性子乖张不听教诲,沾惹了一些恶习到处惹事生非,老臣也是无法,想到祖爷爷少年也曾顽皮,便想让他回去聆听一下祖宗的教诲,并修葺一下祖宅,守好祖庙,磨磨性子,没想到他回了老宅,却能立此奇功,说来也是祖宗庇佑,圣上洪福齐天。”
对,就是祖宗庇佑,他的功劳就是宁家的功劳,是忠勇侯府的功劳。
皇帝本来心情就好,被忠勇侯那句圣上洪福齐天拍得畅快,听罢想起忠勇侯府的那位祖爷爷的功劳,大手一挥,又赏了侯府一些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