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小玖的婚事

门第比顾府高的人家,李媒婆是一家都没介绍。

高嫁女,低娶媳,这是老规矩。

顾珽娶媳妇,多半只能娶门当户对的姑娘,甚至门第低一些的。想娶门第高于顾府的姑娘,除非走大运。

因此,李媒婆介绍的时候,特别务实。直接过滤了那些高门第的姑娘,

谢氏听得特别认真,显然她真的动了心思,要给顾珽说一门亲事。

两人一聊,就聊了半个时辰,茶水都换了两回。

谢氏特别亲热的同李媒婆说道:“多亏有你,不然我跟个睁眼瞎子似得,弄不清京城这些富贵人家谁是谁。”

李媒婆笑道:“京城富贵人家多,关系又复杂,亲戚连着亲戚。太太刚回京城不久,暂时弄不清楚这些关系也是情有可原。太太被着急,等时间长了,你也能理清这些关系。”

“希望吧。鲁侯夫人为鲁侯生养了三个嫡子,一个嫡女,福气真好。鲁侯的嫡次子,成亲了吗?”

“正在说亲,婚事应该很快就会定下来。”

谢氏哦了一声,神色不明。

李媒婆身为人精,自然看透了谢氏的心思。

然而她现在什么都不会表示。

请她的人是鲁侯夫人,除非谢氏能拿出更多的好处,她才会替谢氏奔走。

谢氏又问道:“鲁侯府的嫡幼子,年龄不大吧。”

“过了年就十七了。”

谢氏点点头,“才十七岁的小子,不算大。和我家二姑娘年龄上还算相配,就是不知道性情如何。

我家二姑娘自小体弱多病,性子敏感,要是遇上了一个粗心的小子,我担心我家二姑娘受委屈。”

李媒婆奉承两句,“太太真是慈爱。你担心的极是。”

“嫁入这样的人家,对姑娘的要求,不仅要聪明贤惠,还需要懂事知礼,身体也要健健康康的。”

“太太说的极是。”

谢氏笑道:“我只是随便说说。等你见了鲁侯夫人,替我问候她。”

“太太放心,你的问候一定带到。”

李媒婆起身告辞,谢氏让春禾送李媒婆出门。

春禾将李媒婆送到大门,递上一个荷包,“这是我家太太的一点心意。”

李媒婆捏了捏荷包的厚度,顿时喜笑颜开,“太太有心了。”

春禾说道:“我家四姑娘也不小了,婚事一直没有眉目,太太为了这事茶饭不思。大娘若是有合适的人家,一定不要忘了我家太太,还有四姑娘。”

李媒婆咧嘴一笑,“春禾姑娘放心,我忘了谁也不会忘记太太和四姑娘。你们放一百个心,四姑娘的婚事就包在我的心身上。”

“还有三少爷的婚事。”春禾提醒。

李媒婆满口答应,“晓得,晓得。我定不会忘的。”

看在钱的份上,也不会忘记。

送走了李媒婆,春禾回到芙蓉院。

“李媒婆走了吗?”谢氏问道。

春禾点点头,“已经送走了李媒婆。奴婢提醒了她,她说会将太太的叮嘱放在心上。”

谢氏蹙眉,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太太担心什么?”

谢氏气苦,“当初在西北的时候,为了和鲁侯府结亲,废了牛鼻子劲,结果不仅事情没成,还损失了那么多,甚至让老爷震怒。而今,不费吹灰之力,鲁侯府竟然主动上门结亲。真是……”气死她了。

谢氏气不顺,脸色也变得很难看。

春禾忙劝道:“西北毕竟是苦寒之地,能做的选择不多。好在如今回了京城,姑娘和少爷们的婚事,都会一一解决的。太太还是该放宽心。”

谢氏咬牙,“鲁侯夫人没长眼睛吗,看不上玥儿就算了,连珊儿都没看上,偏偏看中了顾玖那个病秧子。这是什么眼光?顾玖那死丫头哪里好了,值得堂堂鲁侯夫人主动结亲。”

春禾章章嘴,想说二姑娘挺好的,会算账,会管家,长得也好看,身量也高挑,而且这病也养好了。鲁侯夫人不嫌弃顾府门第低,看上二姑娘也很正常吧。

当然,这番话春禾只敢在心里头偷偷说说,万万不敢说出口。

对于谢氏的心思,春禾还是清楚的。

春禾劝道:“四姑娘是要做当家少奶奶的,太太没必要盯着鲁侯府的婚事。

二姑娘就算嫁过去,也只是众多少奶奶当中的一个。她再有本事,也别想管家理事。

鲁侯府的大少奶奶可不是省油的灯,而且娘家兄弟都有出息。二姑娘嫁过去,肯定争不过鲁侯府的大少奶奶。”

谢氏心情郁结,她没有丝毫掩饰,直接说道:“本夫人不能接受顾玖嫁到鲁侯府。凭什么她能被鲁侯夫人看重,嫁得比玥儿还好。”

春禾小心翼翼地问道:“太太是想让四姑娘代替二姑娘嫁到鲁侯府,还是自觉拒绝鲁侯府的提亲?”

谢氏蹙眉,“此事让我再想想。”

------题外话------

公子诏:竟然敢和本公子抢媳妇,找死吗?

“你给我坐下。”

顾玖厉声呵斥顾玥。

“三妹妹,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是议事堂,不是给你撒泼的地方。你还敢拿算盘砸人,你放肆!”

“你凭什么骂我。大姐姐骂我,你为什么不管?我要砸人,你就干涉我?”

顾玥气呼呼的。

顾玖目光锐利,朝正在发笑的顾珍看去。

顾珍对上顾玖的目光,笑容僵在脸上,缓缓低下头,不敢再明目张胆地笑。

顾玖面目严肃地说道:“别管什么原因,你就是不能砸人。青梅,将三姑娘手中的算盘拿下来。”

青梅听命行事,走上前,说了一句,“三姑娘,得罪了。”

然后青梅硬生生掰开顾玥的手指头,从她手上取走了算盘。

顾玥颓然坐下,很不高兴,委屈道:“二姐姐,你现在满意了吧。”

顾玖懒得理会顾玥。

她还委屈上了,真不知道她哪来的那么大的脸。

她看着大太太张氏,微微躬身,“让大伯母见笑了。”

大太太张氏有些愧疚,“是我疏忽了,不该提起这茬。”

紧接着,张氏板着脸,严肃地说道:“珍丫头,玥丫头,你们两人是亲姐妹。当着大家面又骂又打,你们两根本就没将我这个大伯母放在眼里。小玖骂你们没有骂错,你们就是放肆。”

顾珍和顾玥齐齐低下头,做出一副认错的模样。

大太太张氏冷哼一声,“我不知道二弟妹是如何管教你们的。但是在我眼皮子底下,容不得你们放肆。若是下次再敢如此,以后你么就别来议事堂参与管家。议事堂地方小,容不小你们两人。”

“大伯母,我知错了。求你再给我们一次机会。”顾珍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

“大伯母,我以后再也不敢了。”顾玥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样,要哭不哭的。

张氏冷着脸,“行了,行了,都还委屈上了。这件事到此为止,以后不准再提起。”

“是!”

临近春节,府中事情很多。

顾玖和姐妹们每天跟在大太太张氏身边,忙得不可开交。

谢氏那边,精神一直不太好,整个人病恹恹的,提不起精神来。

大夫检查了几次,都说她是因为郁结于心,情绪低沉才会如此。劝她看开一点。

谢氏点点头,貌似是将大夫的话给听进去了。

可是等大夫一走,谢氏就说道:“看开一点,谈何容易。知易行难,本夫人没办法看开。”

春禾劝道:“太太,三姑娘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你就别操心了。”

谢氏自嘲一笑,“说得简单。光是玥儿的嫁妆,就要了我的老命。”

谢氏心头不痛快。

顾玥许配给了赵二郎,谢氏心头一直憋着一股火气,不得发泄。

偏偏她还不能明着表现出来,还要尽心尽力替顾玥准备嫁妆。

顾玥身为嫡出的闺女,嫁的又是伯爵府的嫡次子,嫁妆肯定不能低于两万两。

至少得准备两万五千两,一百二十台的嫁妆。

谢氏揉揉眉心。

这门婚事,如果是她谋划来的,她会心甘情愿替顾玥准备嫁妆。

然而,这门婚事是顾玥自己耍尽手段谋划来的,谢氏准备嫁妆的时候就有些怨气。

心中有怨,却没办法发泄。

难怪谢氏整天提不起精神,都没心思和大太太张氏理论一下管家权的分配。

丫鬟冬梅从外面进来,“太太,有媒人找上门来。”

谢氏愣了一下,“什么媒人?府中没谁要做亲啊?是不是找大房的?”

冬梅摇头,“媒人亲口说了,要找太太商量婚事。”

谢氏皱眉,“有没有问媒人,她上门是为了谁家提亲?商量谁的婚事?”

“奴婢问了,媒人没说。媒人说要见了太太的面才说。”

谢氏冷哼一声,“这年头连媒人都敢拿乔,谁给她们的脸。”

春禾忙劝道:“太太还是见一见那个媒人吧。媒人嘴巴碎得很,太太要是不见对方,奴婢担心那个媒人会编排一些有的没的,败坏姑娘们的名声。”

顿了顿,春禾又说道:“太太,四姑娘的婚事还没有着落。”

言下之意,为了顾珊着想,谢氏也不该得罪媒人。

别看媒人都是下九流,然而她们走街串巷,哪家哪户都去得,消息之灵通,一般人只能甘拜下风。

大户人家各种阴私事情,很多都是她们传扬出去的。姑娘家的名声,许多也都是她们败坏的。

对待这些媒人,敬而远之,打赏丰厚点,方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