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香糯竹筒饭

就似一把刀刃一般,上半部是直的,末端是有些倾斜的,这样的设计刚好在食用的时候,可以插入竹筒的凹槽里,把里面的糯米盛出来。

正当招弟一筹莫展,准备下手抓着吃的时候,才注意到别人都是左手拿着盛着糯米的那片竹片,右手拿着另一片竹片,放在嘴边一下一下的把糯米挑出来吃的。

招弟欢声一喜,也学着别人的样子,一边吃着一边走着。

别提了,这样的吃法还真是与众不同,似乎觉得更加鲜美了。

要知道糯米是一个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而招弟在这之前还吃了一大碗的过桥米线。

此刻招弟脸上粘着两粒糯米,捂着肚子躺在公园的长椅上,舒服的哎呦哎呦的。

而招弟如此惨状也只是吃了一桶的竹筒饭,就被撑成了这样!另一桶还在手里拎着呢!

招弟的手指上挂着竹筒饭,悠闲的晃晃荡荡的!

原本闭幕的招弟,被一声“小姐姐”惊醒了,而且是一种熟悉的声音,似乎是在哪里见过?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哪怕一个陌生人在背后喊了一声,莫名的都能知道是不是在喊自己,哪怕这个人的声音你从来没听到过。

招弟啥时间,就坐了起来往声音来源的方向看去,发现五六米之外是刚才在吃过桥米线的时候,遇到的那个叫“小荷”的小妹妹。

招弟原本挺高兴的,可是往旁边一瞅,竟然发现了那个健硕的男人,被“小荷”称为叔叔的男人。

本来招弟已经消气了,此刻看到这名男人警惕的看着招弟,还微微拉了拉“小荷”,不让“小荷”靠近招弟。

在招弟的眼里,这名男子的身份,应该不是“小荷”的亲大哥,而更像是保镖之类的。

此时的招弟看到这名很像保镖的男子一而再的对招弟有所戒备,

而且在之前招弟已经退过一步了,不跟他计较,更何况在之前还是招弟先帮了这个叫“小荷”的女孩。

思来想去,招弟决定教训教训他,顺便消化消化食物。

哼!

当然在玉华市的小吃,可不仅仅是“过桥米线”,还有非常著名的“竹筒饭”,而招弟要去吃的就是竹筒饭中的佼佼者“香糯竹筒饭。”

说起“香糯竹筒饭”,那就不得不顺便说一说,这“竹筒饭”的也由来了。

云南是个风景秀丽,有山有水的地方,那时的条件还没有现代条件那么好,但大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于是生出了很多的渔民和猎户,这里要说的就是猎户了。

傣族的猎户中午的时候是很少回家吃饭的,所以早上出门的时候都会带上一些腌肉腌菜和一些糯米,但是不会带锅碗瓢盆之类的,锅碗瓢盆体积大又重,背着满山跑去追猎物,猎物没追到,自己就被累死了。

于是带着大米和腌肉,就会就地取材,取材呢就是竹子了。

而取的竹子也是有讲究的,竹子之中有金竹、香竹、薄竹、甜竹之分,而做竹筒饭最好的材料就是取香竹并且是一年之后两年之前的竹子,这时候的香竹不仅香味浓郁而且水分也很足。

香竹属于禾本科竹类,杆细如酒杯,每节竹节长度差不多两尺,竹子的内壁有一层距有特殊香味的白色薄膜。

把香竹每节锯断,放入糯米和一些腌肉,兑上一些玉河里的水,最后把竹筒锯断的切口用芭蕉叶堵上,然后放入炭火中烘烤。

最后糯米的香味夹杂着香竹的香味飘洒出来的时候,就可以取出竹筒了。

不顾取出之后不可马上食用,而是取出竹筒上下墩几下,然后再继续烤至糯米熟透即可。

食用时,用刀或者木棍要在竹筒外壁轻敲几下,使米饭与竹子内壁松开,之后再剥去竹片便可食用。

竹筒饭风味独特,源远流长,青翠的竹节里,米饭酱黄,香气飘飘,口感柔韧,味道极佳。

做香竹筒饭的地方很好找,因为闭上眼睛顺着香味就能找到做这竹筒饭的店铺,当然如果你不怕撞到人的话。

而招弟刚从过桥米线的店铺气走出来的时候,原本心里有些不痛快,但无意中闻到了竹筒饭的香味,瞬时间心里的不愉快,就被美食引诱了。

“给我来两个。”

“好嘞,两杆竹筒饭您拿好!”

招弟笑嘻嘻的递过钱去,从店老板的手里接过用绳子拴着的竹筒饭,就这样拎着走了。

招弟刚走两步,又回过头来,心里很纳闷。

这竹筒饭怎么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