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缩窄了一半的直径,这使得手术的难度再一次提升。要想一次穿刺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对于巅峰后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郑仁来讲,也就那么回事。
等待胎儿翻身,更换体位,这消耗了很长的时间。
郑仁也不着急,知道都是必须要等待的。
上来就能找到最理想的位置,那是给成人手术,绝对不是做宫内手术。
23′12″后,患儿终于改换到一个让郑仁满意的体位。他直接穿刺,一针见血。
随后郑仁开始用镇静药物,让胎儿暂时不要动,胎动停止。
宫内手术,要是胎儿不断的乱动,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即便是成功,也要拼运气,看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孩子动不动。
所以把胎儿给定住是必须的。
胎儿左侧位,胎儿腹壁、子宫、左心室流出道形成顺畅通路,郑仁开始把导丝顺进去。
b超判定位置,导丝、球囊来到先天性狭窄的点,郑仁开始扩充球囊。
习惯于成人的手术,球囊只扩了一次,手术便宣告失败。
压力过大,患儿脆弱的血管直接就爆了。
郑仁知道是自己大意了,或许是因为在系统手术室里的原因。
这一点相当不好,郑仁马上做自我检讨。
绝对不能这样,这要是以后在外面手术,没有考虑到方方面面,上来这么一下子……
郑仁想到这点,后背的汗就下来了。
再次开始手术,重新等待胎儿转换到左侧体位。穿刺、导丝进入。
其他人的难点在郑仁看来,完全不是什么难点。
b超水平是巨匠级的,而且可以转换影像,从b超重建为x光图像甚至是三维重建的影像。
这一点优势,是无以伦比的。
尤其是在宫内手术中,郑仁和其他医生相比,早就在起跑的同时只差一步就到了终点。
对于郑老板来讲,唯一的难度就是适应胎儿的解剖结构与管壁硬度、弹性。
第二次手术很顺利,一点点用球囊把主动脉瓣狭窄的位置扩开,超声显示:胎儿的主动脉跨瓣流速降至3m/s,压差降至36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