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街上很安静,不像其他街道那般满街都是吆喝声和叫卖声。
赵尚书示意车夫在街口停下马车,与承恩公一道下了车,慢慢地逛了起来。
“承恩公,您看这把小壶,外面泥胎是紫砂,这上面还刻着前朝制壶大师的名字,但是您往里看,那边角之处的泥胎,却与紫砂不太一样。”
说着,他将壶口对准两人,指给承恩公看。
看铺子的小二一听这话,立刻苦着脸压低声音说道:“这位大爷,您若是想看真货,您里面请。”
赵尚书接着邀了承恩公往铺子里面走:“请。”
店小二见两人往铺子里面走去,急忙对着门口迎宾小二打手势,示意这是惹不起的贵客。
那句承恩公,自己可是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门口的迎宾小二一看他的手势,立刻便唱和道:“贵客到!”
掌柜的忙亲自迎了出来。
平日里唱和的都是有客到,而今日却说贵客到,这绝对不是一个小铺子能惹得起的。
说起来这些,也是赵尚书有意为之。
他也想与承恩公打好交道,便故意在小二那边露了一点风声,希望自己能挑出来几个好的,拉近与承恩公之间的关系。
幸好,店小二不负厚望。
承恩公也是多年的老油条了,自然不会看不出来其中的门道,就连最开始的那句承恩公,他都听得清清楚楚。
“赵尚书,果然好本事。”承恩公一语双关。
赵尚书面上依旧是憨厚的笑意:“见多了而已,算不得什么的。”
掌柜的指着那架子上的青花戏曲人物图笔筒和绿釉美人斛说道:“两位,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好货,要不要拿给两位看看?”
赵尚书点点头:“那便拿过来看看吧。”
掌柜的急忙踩着椅子,轻轻地将那两个花瓶取了下来,放在桌子上。
又递了过去两幅白色手套:“两位,您戴好。”
说罢,他便站在房间的角落里,一声不吭。
承恩公带好手套,拿起那个美人斛,细细地打量了一番,却也没有看出来哪里不对劲,只好看向赵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