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性地让他把事情经过讲述下,具体是什么时候点的单,是堂内购买还是外卖点单。
但对方却似乎无意要与我和解,一口咬定是喝了我的饮料导致他老婆与孩子上吐下泻,如今两人都住院了,意为不但要我支付医药费还要作出相应的赔偿。
对纠纷我素来不怕,本身我以前就是解决纠纷的人。既然对方说我如果不做出相应赔偿就要走法律程序,那便走吧,该什么程序就按什么程序来。
男人见我是此态度,虽怒不可竭,但也没到要动手打人的地步。只恼怒地扭头对身后的人说:“小文,你来跟她说。”
这时我的目光才移转到他身后的两人,那是一男一女,男的很年轻,一直在四下打量我这店;而女的,我的视线定了定,循疑而问:“小周?”
微感惊讶那站在后面留了利落的一头短发,身穿黑色西装与短裙的女人竟是以前的同事小周。她的名字叫周文,因为年龄比我小,所以一直喊她小周。
小周走至吧台前对我微笑着招呼:“贾律师,没想到会在这遇见你。”
我也没想到,小周竟然是投诉者请来的律师,或者准确地说是妹妹。
投诉者也姓周,叫周兵,是小周的堂兄。
在小周的劝说下,她堂兄与另外那个年轻小伙先离开了,然后才与我坐下来。
“贾律师,原来这家饮品店是你开的。”
这是小周坐下来后与我说的第一句话,显然话中有话。
我淡笑了下开口:“我早就不是律师了,直接唤我名字就好。是不是近段时间你们那边常点我这的饮品喝?”
小周点头:“是啊,是有次东哥先点了次单请同事们喝茶,大家都觉得味道不错,于是东哥就让我每天都点,算作下午茶。”
是肖东点的单我并不意外,意外的是小周对肖东的称呼。而且感觉小周在提到肖东时语气里似乎含了亲昵,我没想询问,也不适合询问。
小周在顿了顿后终于说到了正题:“我堂哥这边出事说起来我也有责任,是我给堂嫂推荐了你店的茶然后才点单的,没想竟会出这种事。贾……如姐,我能冒昧地问一下你这边有卫生许可证吗?”
明白小周走的是正常审查程序,但是有些事还是有必要先问清楚:“你堂哥是已经在法院正式立案了吗?”却见小周摇头:“还没有,这次我只是陪堂哥过来看看,之前也没想到老板是贾如姐你。”言外之意我懂,如果不是我,那她便会有所操作。
至于流程,若不是深谙司法程序的我,谁又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