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舱的屏幕上显示,两枚gbu-109b已经脱离了弹仓,正在激光束的指引下,奔向自己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该返航了。
现在回去,也许还赶得上基地的宵夜,美美地吃上一顿,再洗个热水澡,然后上床——真是美好而乏味的一天啊。
也许是为了给感叹着生活乏味的戴尔·泽尔科制造一点刺激吧,就在他准备掉头返航的时候,irads系统的屏幕上,忽然闪过了一连串红色的警告!
“警告,有导弹来袭,方向04,28,126,数量4……”
“沃特法克!”
戴尔·泽尔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咒骂,随即盯紧了屏幕——为了避免雷达波暴露战机位置,f117上取消了机载雷达,替代品是一套irads系统,这套系统结合了激光和红外探测功能,其作用距离理论上能达到50公里。
也就是说,当战机发出警告时,敌方来袭导弹肯定已经距本机不到50公里了!
但众所周知,理论数据就像你家汽车的理论油耗一样,在现实中是永远也达不到的,所以战机系统随后给出的数据是,导弹已经接近到距本机仅有22千米!
戴尔·泽尔科一边大声咒骂着,一边在机舱闪烁的红灯和警告声中飞一般地执行着各种眼花缭乱的操作,企图摆脱敌方导弹的锁定。
然而很可惜,f117是米制第一代隐身战机,在这架战机上应用的很多技术虽然先进,但绝称不上完美。
比如,它看上去颇为科幻的,由多块小平面组成一体的三角面锥机身,其实是对雷达隐身机理研究不够透彻的产物,这种机身构型,仅仅能将其雷达反射面积rcs缩小到0.1平方的水平;
再比如,为了更好地雷达隐身,该机的尾翼采用了v字形双尾布局,机翼和尾翼均采用了没有曲线结构的菱形翼剖面形状,这是大异常规飞机的,从空气动力学上来说,大大增加了它的飞行阻力,同时也降低了它的机动性能;
而且,这型战机设计之初就是作为攻击机使用的,因此未考虑其空战能力,安装的是两台最大推力只有5吨的f404-ge-f1d2非加力涡扇发动机,因此,该机并不具备超音速飞行的能力。
这些都是设计该机的时候,因为技术能力的限制而不得不做的取舍,而且在设计人员预想的战场环境中,这些性能的不足,也不一定会对其总体作战能力有多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