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菡并着年倾欢于御花园踱着碎步赏景,已经是尔雅被迁居静阁的第四日。连日以来,宫中各种猜测不断,似乎每个人对此事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待到这一日两人游园时,雁菡已经能概括成几个全面的说法,细细向贵妃禀明众说纷纭之较为真切的。
前几种年倾欢听了都只笑不语,宫里的人心,当真是无孔不入的。哪怕细微末节有些许不同,她们也能凭借自己的想象,编排成故事。“原本尔雅是熹妃引齐妃走错步的一招棋,怎么想齐妃也看清楚了这一层,越发的忍让包容,处处退而求其次,为的就是息事宁人。看来皇后胁迫本宫做的事情,要办砸了。”
虽然说的是自己办事不利,可雁菡从年贵妃的口中,听不出半点责备之意,故而悄然一笑。“娘娘稍安勿躁,臣妾还听来一种讹传,未曾道明。而这一种似乎格外言之凿凿。”慢慢的压低了嗓音,但是脸上的笑意丝毫没有减退:“有人说,那尔雅姑娘入宫之前,藏身于烟花柳巷之所。”
微有些愕然,年倾欢眉眼微微敛色,随即也是和悦而笑:“先前的种种揣测,听起来切实,熹妃却不信。偏是
这一种无稽之谈,反而你认为言之凿凿,这不是逗趣儿么?”
“并非是臣妾逗趣儿,只是娘娘有所不知…”雁菡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儿:“自从尔雅姑娘移居静阁,身边就没有侍奉得宜之人。前两日,苏培盛忽然让手底下的小徒弟陈福出了趟宫,接了两个小丫头回来,一个叫偏紫,一个叫晴蓝,怎么瞧着,都和先前侍奉的雪菱、雪莹不同。还有人暗中调查,说这两个丫头是从…那种地方接出来的。”
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雁菡似笑非笑:“娘娘啊,这世上到底没有不透风的墙。”
其实年倾欢也在暗中怀疑过尔雅的身世,皇上对她诸多包容。可若不是她真的做错了什么,惹恼了皇上,断然不会好端端的被送去静阁安置。御前侍奉,可是优差啊。“熹妃啊,咱们也都是从府上就侍奉过来的老人儿了,捕风捉影的话,恐怕是不能相信。这丫头无论是什么身份,如今人已经在宫里了。只要皇上喜欢,住在养心殿也好,住在静阁也罢,终究不是咱们能左右之事。”
花青脸上的颜色很是不好,捧着一物匆匆而来:“娘娘…”
年倾欢只轻微瞟了一眼她手里的东西,唇边的笑意便
透了出来:“怎样?皇后这是又送来了什么?”
“是娘娘前两日为八阿哥准备的换季衣裳,皇后娘娘说这料子太薄,八阿哥不喜欢。”花青不敢隐瞒如实道:“皇后娘娘还说,这些东西内务府自然会准备妥当,娘娘您操持后宫诸事,已然三头六臂难以兼顾了,就不必在此等小事上费神,景仁宫一定回味八阿哥准备周全所需之物…”
雁菡微微屈膝,朝年贵妃一福:“是臣妾太过自负之过。原以为凭这么多年对齐妃的了解,便可知她怎样也忍不下这口气。不成想乃是臣妾过于自以为是。”
“你说的这一层,本宫也曾经仔细想过。”年倾欢勾起了唇角:“要么,就是多年后复宠,让李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从而不敢轻举妄动。要么,就是今时不同往日,她知道皇后不会再待见她,帮衬她的三阿哥登基,所以不得不谨慎筹谋。还有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