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推脱不要,林洛然温声说道:“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这些只当我在大娘家几天的伙食费,回了丰城,家人还会送上谢礼的。”
老妇人讪讪的,这时候倒真有几分相信林洛然是丰城家教极好的贵女了。
“林姐姐,明日咱们一块儿下山,先送你回家,免得家人担心这话极对。”
阿志手下编着竹笼儿,很赞同林洛然说的话。少年虽然淳朴,倒不愚直,他付出劳力救了林洛然回来,后者愿意给几颗金豆子,他是不会反对的。
至于林洛然所说的谢礼,阿志并没有放在心上。
第二天三人都起了个大早,阿志娘早讲各种腌肉用细绳穿了,挂在了扁担两边,还有打了捆的皮货,不下两百斤,亏得阿志力气大,才能在山道上挑着这两百斤东西健步如飞。
林洛然提着竹笼跟在他身后,身上还是穿得如意衫。
过了融雪日,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夏季很快就来,这也是阿志急着要讲腌肉和皮货挑下山卖掉的一个原因。
她手中提着的竹笼,里面关着一只火红的小狐狸,浑身一根杂毛都无,应该能卖个好价钱吧?
走了两三个时辰,才出了山,时值正午,林洛然才算看见阿志口中的县里。
比想象中要小很多,街上的木质房子也不高大,看上去就和镇一般,阿志将腌肉尽数卖给了酒楼,听说这二层小木楼是县里最大的酒楼,一百多斤腌肉,只卖了不到二两银。
林洛然眼中的野味,只比猪肉稍微多两文钱一斤。
剩下的几十张大小不一的皮子,皮货店只给到四两银,略比腌肉值钱,同样廉价到令人发指。这价钱阿志也不太满意,因为他随后去米店询问,时局动荡,糙米已经涨到了三百文一石,一百二十斤为一石,脱粒后最多能剩八十斤糙米。
既然米价飞涨,没道理肉价不涨,不用说,久不出山的阿志先前卖腌肉和皮货俱被奸商坑了。
虽然算起来五六两银子能买不少糙米了,然而腌肉和皮货都是一个漫长的冬季所积攒的,再说生活又不是只吃饭就能过下去的。
要扯布,要抓药,要吃盐……生活的琐碎让六两银的购买力大大下降,阿志还想攒钱买把好弓,此时只有将希望寄托在了没有卖出去的红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