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科技理念

回眸1991 葡萄无牙 2240 字 11个月前

“不错,我认为时机也到了,芯片架构设计大体的框架已经形成,进一步的研发顺利推进,目前,芯片项目占用了266名高级研究员,花费的研究资金达到了整个公司的五分之三强,是时候独立出来了。”

齐亚飞想了一下,问;“用什么样的名称好呢?”

王耀城轻笑了下;“速龙计算机芯片公司,产品就叫‘速龙’微处理器系列,你看怎么样?”

“速龙?”齐亚飞反复咀嚼着这两个字,越回味越有味道,赞赏的点点头;“速龙微处理器系列很不错,这个名称寓意也好,那么就叫速龙公司。”

速龙微处理器系列实际上是amd公司几年后发布的产品,投入市场后,受到大量中小客户的欢迎,迅速抢占英特尔公司垄断的市场,为amd公司开辟了生存空间。

现如今,这个品牌名王耀城拿出来先用了,amd公司只能想个其他朗朗上口又靓的名字。

对于这种惠而不费的事儿,王耀城做起来一向没有心理负担。

“既然决定了,这件事儿由你负责牵头,让公司的法务跟进,一系列的公司注册等法律问题交由他们解决,会计审核尽快走程序,后续的资金投入作为红帽公司股本金,相应的公司管理要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来要求,尽快走上正轨。”

齐亚飞又接手了一个繁重任务,这样他的事业心再度勃勃激发出来,一口饮尽杯中的红酒,干脆的说道;“行,我立刻着手去做。”

红帽公司运气爆棚,才能够拉拢到加里西尼斯博士这一位学术大牛加盟,机会十分难得。

对于这样的研究狂人,只要不是科技理念的分歧,其实技术研究并不需要过多插手,要做的只是提供最好的研究条件。

在米国,英特尔这样的大公司机构臃肿,办公室文化盛行,争夺利益充满了更多的尔虞我诈。

科技底蕴深厚的英特尔公司,学术大牛人层出不穷,项目主管上司麦德林博士就是一位资深专家,在计算机领域学术地位不亚于加里西尼斯博士。

在如何发展新一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问题上,是选择高性能还是选择低功耗,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影响着架构设计的主导方向,可以说是科技发展理念的碰撞。

同样作为学术大牛,在事关学术路线的大是大非问题上,麦德林博士和加里西尼斯博士互不相让,矛盾火星碰地球,必然要有一个走人。

双方的矛盾就在于科技理念差异,没有谁对谁错的区分,条条大道通罗马,这是个二选一的选择题,根本没有中间路线可以回避。

接受红帽公司的聘请,加里西尼斯博士可是带着深深的怨念和满腔的抱负而来,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学术路线正确,为自己树碑立传,也为回击老东家英特尔公司无情的抛弃。

王耀城乐于看到这一点,同时,为加里西尼斯博士创造最好研究条件。

他们的目的都是相同的;

研究出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的微处理器芯片,拥有完全自主掌握的专利,带给世界更多选择。

王耀城需要一颗强劲的微处理器芯片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加里西尼斯博士同样需要它来证明自己,这关乎学术路线的坚持,是领域内学术地位的竞争,不容小觑。

对于年轻的红帽公司来说,即便是金陵大学孙忠秀教授和钱福教授,在计算机芯片领域泰斗级人物加里西尼斯博士面前,依然是个深入学习的过程,自然不可能在学术上分庭抗礼。

减少了内耗,华裔研究员一向以严谨踏实,勤奋过人而著称,所有人一心扑在研究项目上,自然进展飞快,不断取得关键性的创新专利成果。

红帽公司的位置实在太好了,距离因特尔公司总部不到3000米距离,与斯坦福大学近在咫尺,附近还有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著名研究性大学,处于高科技公司林立的硅谷之中。

不管是顶尖的人才,科技实验设备,充沛的资金,最新的科技资讯,高端研究成果样样不缺,极为适合研究性高科技公司发展。

站在公司大门口招招手,十个人当中回头的最少有三个是博士,五个研究生,剩下的一个就是创业公司的老板,最后一个人可能是勤工俭学送披萨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