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到母亲继续说道:“听下面的嬷嬷说,平日丁家恶妇,只给贝儿吃些残羹冷炙。稍有不如意之处,就乱棍毒打贝儿。贝儿哪里是病死的,根本就是被丁家恶妇,活活打死的。”
我大惊,结结巴巴地分辨道:“母亲,这样的话,可不能随便乱说。小丁是名门闺秀,断不可随意攀诬。”
“攀诬?”母亲一把拉开贝儿的衣袖,颤声道:“你自己看看,我是否有攀诬你的名门闺秀?”
我一看,贝儿的胳膊上,竟然全是伤痕,大大小小,新旧交错,让人触目惊心。
一时间,我心乱如麻。一边是如花似玉的新妻,一边是被欺凌致死的亲儿,叫我如何抉择。
偏偏,母亲还是不依不饶,步步紧逼。
她厉声道:“丁家恶妇,欺辱原配,毒害继子,按照我朝例律,其罪当休。”
“休妻?”我一听,却想也没想地脱口而出:“万万不可。小丁是中书令丁大人之女。如果休妻,就是得罪了丁大人。将来我的仕途,必定受到大大的影响。”
“混账!”母亲痛心地道:“你为了自己的前程,真的要包庇那个毒妇?”
我扭扭捏捏地道:“母亲,儿子寒窗苦读十余年,才有今天的一切。怎可轻易毁了?”
“你也知道你读了十几年的书。”母亲的脸色有些痛苦:“我让你读书,是想让你明白事理,懂得是非,知道善恶。如果早知道,读完了书,你反而变成畜生了,我当初,还不如把辛苦挣来的钱,扔到水里去。”
我只能低着头,听着母亲的责骂。我心里想着,大概母亲出出气,也就消气了。
母亲果然,语气温和了不少。她把我拉过来,摸摸我的头,语重心长地道:“儿啊,你很聪明,母亲很高兴。但是人生在世,不但要有个睿智的头脑,还要有颗善良的心。功名利禄,固然能让你得到别人的高看。但是,只有行事无愧于心,才能活得有尊严,才能让你自己,看得起自己。”
我听着,有些羞愧地道:“母亲,儿子错了。”
母亲却摆摆手道:“不是你的错。是母亲,没有教会你仁义道德。是母亲,看着你倒行逆施,泯灭人性,却无力挽回。母亲无能,无颜面对先祖。”
母亲说完,竟甩开我的手,一头向着贝儿的棺木撞去。
我大惊失色,却为时已晚。
母亲满头鲜血,含恨而终。
我想起母亲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不由得大悲。
母亲一生,克勤克俭,盼着我有出息。现在苦尽甘来了,她却不能等来儿子报答亲恩。
我万分悔恨,在母亲灵前,跪了整整七天七夜。
但是这七天,我的孝心,也就算完满了。
我依旧,同貌美心慈的小丁,过着你侬我侬的日子。
而春铃,倒是变得颇明事理。等到母亲下葬后,她便免除了我的后顾之忧,仍然回乡下去了。
我终于舒了口气,干脆搬进了小丁家的中书府,安心地享受起荣华富贵来。
谁知,没消停几天,乡下的下人,又来叨扰我了。
好说歹说,一定要我回乡下去看看。
我心中好生气恼。
定是那春铃,又在作妖。
不论怎样的恩情,也禁不住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折腾吧。
于是我铁了心,要与那丑妇,做个了断。
待我气冲冲地赶回乡下那新修的气势恢宏的大夫府,想要指着丑妇的鼻子,骂她个生在福中不知福,得寸进尺。
突然发现,春铃竟然不在府里。
连下人们,也不知道她去哪里了。
真是丑妇多作怪。
我骂骂咧咧地,走出大夫府,准备在村子里,将她寻回来。
却突然发现,此时竟是,黄花盛开的季节。
乡间田埂,大片的黄花烂漫。
春风拂来,花香淡淡。
我忽然有些恍惚,仿佛自己还是那个惦记着菜花饼的少年。
莫非,春铃是去摘黄花,给我烙饼了?
仿佛心中灵犀一闪。
我快步地,向着以前我们三人居住的旧屋走去。
自从我登科,就没有回过那个我住了二十余年的旧屋。
所谓的旧屋,其实就是两间破旧不堪的土棚。
屋外有个小院子,用低矮的篱笆围着。
篱笆已经残缺,只剩下几支朽木支棱着。
土屋的房顶,是用稻草和破瓦覆盖。以前一到雨季,我们三人,就只能东躲西藏,捡雨水淋不到的地方勉强度日。
如今,这土屋,更是变得断壁残垣。
只剩下个破门,勉强虚掩着。
这扇破门,以前可是母亲的宝贝。
母亲说,只要有门在,关起门来,就是个家。
于是乎,我们三人,每年都花大力气,将这木门,修修补补。
过年的时候,我还会写对联,贴在这门上。
而春铃,则会剪出各种各样的精致窗花,往这扇宝贝破门上贴。
想到这里,我不禁会心一笑。
往事,如同潮水一般,往我的脑中涌来。
我心中有些感慨。
却突然,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
一股让我魂牵梦萦的,牵肠挂肚的,香味。
菜花饼!
春铃让我回乡,果然是给我做了菜花饼!
还是她有良心。
我颇有些高兴,决定好好夸赞春铃一番。
于是我唤着春铃的名字,将大门推开。
大门发出令人不快的吱呀声,随之映入我眼帘的,果然是春铃。
但是,她已经,将自己吊死在了旧屋的横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