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出班跪倒道:“末将领旨谢主隆恩。”武林大会之后,国丈爷与白昌杰走的很近。白昌杰在朝中没什么靠山,国丈爷又急需有一个在皇帝面前帮腔说话的人。两个人也算是臭味相投,抱着不同的目的各取所需。
国丈爷的目的是让儿子柴进取代蒙挚,做金陵的兵马大元帅。几次内殿向皇上提起,被皇上斥责。柴进的才能萧
景琰很清楚,目前蒙挚也动不得。国丈爷自己办不到,便联合朝中重臣弹劾蒙挚。蒙挚素有人缘,没有人愿意附议弹劾。国丈爷只联合了白昌杰,白世杰给国丈爷出主意。先让柴进立下功勋,欲速则不达。
蒙挚已经心灰意冷,上朝也不多说,也没的说。经常借故不上朝,白昌杰奏本剿灭琅琊山,蒙挚还担心皇帝会派自己去。圣旨不可违抗,去了不合适,不去又不行。好在白昌杰举荐了柴进,蒙挚也懒得理会。心里倒是为蔺晨担心,来回想想,蔺晨什么人物,区区一个柴进和一个江湖败类,蒙挚都没看在眼里,为蔺晨担心纯属多余。
萧景琰道:“蒙卿,对剿灭琅琊阁悍匪有何异议?”蒙挚的思想开小差了,没听清皇帝突然一问。急忙施礼回禀道:“陛下圣明,臣没有异议。”萧景琰很不满意的看看蒙挚道:“蒙卿,柴将军帅兵剿匪,蒙卿应该多多多支持啊!”
支持,不通风报信就不错了。就是对皇上最大的忠诚了,还支持?蒙挚道:“臣支持,柴将军年轻有为。奉旨剿匪定马到成功旗开得胜,有什么需要蒙挚帮忙尽管提出来。”
蒙挚言不由衷,萧景琰也拿他没办法。下朝回到大帅府,蒙挚还没有坐下,门军进来禀报道:“禀大帅,柴进求
见大帅。”蒙挚做禁军大统领的时候,柴进是副统领。蒙挚奉旨北征,柴进是帐前大将。也算是英勇杀敌功劳不小,蒙挚版师回金陵,柴进留守镇守衮州城。那个时候柴进还不错,做了皇帝的大舅子以后可胀饱了。国丈和柴贵人苦苦哀求皇帝,才把柴进调回金陵述职。身份不一样了,柴进嚣张的不把蒙挚放在眼里了。
柴进来到大帅府,就是借着皇帝的一句话。让蒙挚支持,蒙氏也表态答应了。可也没有下旨一定要蒙挚怎么样,柴进来找蒙挚就是讨要支持来了,蒙挚道:“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让他进来吧。”
在梅岭衮州,柴进多少对军中的一些决策知道一点。回京以后,琅琊阁谋反了。柴进才琢磨蒙挚与琅琊阁似乎有点关系,柴进不了解蔺晨梅长苏和关系没有凭证不敢妄言。柴进进来了,上前施礼道:“末将见过大帅。”
蒙挚道:“柴将军,恭喜高升啊!皇命在身何时起程啊?蒙挚也帮不上你什么忙,只能出城相送了。”蒙挚阴阳怪气,说话不咸不淡的先把柴进的后路堵上了。
柴进道:“大帅说笑了,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哪里敢劳驾大帅相送。柴进拜见大帅,就是讨教来了。琅琊阁纵横江湖多年,威望甚高根深蒂固。柴进怕的是无功而返,有负皇帝圣恩。今天下朝,柴进思考再三没有能力胜任南征
啊。明日上朝奏禀皇帝收回成命,末将力举大帅亲征琅琊阁。柴进甘愿为大帅做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马首是瞻。”
蒙挚冷笑两声道:“哼哼,柴将军。蒙挚征北负伤一直没有好利索,柴将军又不是不知道。近来旧伤复发,上朝已属勉强。柴将军好意,蒙挚谢过了。本帅有心无力,只怕耽误了皇帝的剿匪大业。还是柴将军辛苦吧,剿匪立功,皇帝必会论功行赏。柴将军返朝之时,位居一品军猴不在话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