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琦把自己的看法又重新讲了一遍:“我这是班门弄斧?有什么不对之处,还请您老斧正。”
苏良才笑着说:“年轻人,不要太谦虚了,你这一番话把它的特点都囊括了?我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庆成文高兴地说:“师傅?那您是认可小赵的判断了?”
苏良才道:“实实在在的标准器,没什么可质疑的。”
庆成文为赵琦高兴的同时,也不禁感慨道:“大家一直囔囔着捡漏,这么一个大漏却视而不见。”
苏良才呵呵一笑:“都以为捡漏很好捡,但事实上?细心、耐心以及相关的学识,才是捡漏的前提?否则见到了也是睁眼瞎。”
名家书画、白玉田黄、红木家具、明清官窑等等,在古玩圈子里?人们平日里都津津乐道,可是一旦出现在大家面前?却未必认识。
就拿赵琦捡漏的这件元青花来说?在圈子里找个人问一句?你认识元青花吗?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不就是元青花嘛,每个特点都背得滚瓜乱熟。
但到了现实之中,就未必是真的认识了,眼前这件元青花,放在店里少说也有好几个月了,前世更是足足放了五年,东西就在店里大大方方地摆着,可是人们都不认为那是一件真货,没有人愿意仔细研究一下,结果错失了良机。
苏良才又说:“说句难听的话,这又何尝不是对见过这件元青花的人的一次打脸呢!”
接下来,大家又聊了一会元青花,交流的过程,又让苏良才对赵琦高看了几分,小小年纪能够如此博学,见解又深,非常难得。
苏良才起身准备收起桌上的书法作品,随口问道:“小赵,你对书法怎么看?”
赵琦放下手中的茶杯:“我很认同郭先生说过的,书法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须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并要脑、眼、手相应,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缓急。这样久而久之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
另外,书法作为华夏文明精粹之一,不单单是技艺方面的修炼,更重要的是品德修炼。是在衡量一个人品德时的参考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