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年6月1日,黑雾区域降临的第48天…
那只狗的肿瘤组织,基因变异纷乱而且无序,至今没有什么结论,我们只能存储它的基因数据,长期研究下去。
对于那个所谓的病毒,我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团队很优秀,已经大致弄清它的生物机制,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
我们发现这个病毒,衣壳内部包裹的核酸是双链dna,而不是rna。
这段dna,共计有三个功能片段:
第一个功能片段,它能以这个区域的dna作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的各种细胞器生产线,编码出来类似于dna解旋酶的马达蛋白,在宿主细胞自身dna进行复制的时候,马达蛋白能够结合在宿主dna的复制叉位置,从而催化宿主细胞的dna双链解开。
这个功能片段最快被识别出来,因为很多的细菌都具有这段基因。
而第二个功能片段,是一段固定的dna序列,它神奇的地方在于,就像一个火车的火车头,似乎能够识别宿主dna的编码区前的启动子,而且与之结合。
有点像mrna?对,没错,是有点像信使rna。
在宿主细胞rna聚合酶的催化下,这段固定的dna序列,居然能够利用宿主细胞中的dna,编码出整条宿主细胞dna副链!火车头后面,连接上了一长串的火车箱!
之后被第一个功能片段编码出来的解旋酶,再次水解…整列火车自由了。
第三个功能片段,似乎没有什么特异的功能,我们推测,这段dna编码出来的蛋白质应该就是这个病毒的衣壳,并将第二功能片段产生的“火车”,送入衣壳中。
双链dna,一条链完成自我的复制,另一条链完成上述的三个步骤。
总结一下,这个黑雾区域中的病毒,在侵染宿主细胞之后,形成了两种子代,一种是包裹着宿主编码区dna信息的子代,这些子代被衣壳包裹,再次飞回到空气中,不再具备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而另一种病毒的子代,是另一条dna链,在宿主细胞内完成自我复制,形成了原来的自己,继续侵染别的宿主细胞,继续产生两种不同的子代。
这很神奇!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病毒!
能够产生两种不同的子代,一种携带了宿主细胞的编码区dna信息,另一种则是和普通的病毒相同,自我复制。
也许黑雾区域的黑雾,就是这些病毒组成的!
我觉得,黑雾区域是一种生物学的超自然现象,和这些病毒有关,而且不仅如此,里面一定还会有更深层次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