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一章 蓝球环

黑雾区域 睡不行 2256 字 12个月前

不履行义务,就不要寻求权利!

布兰奇·鲍勃所代表的“协调组织”,一扫以外的颓势,实实在在的强硬了一回。

……

没过多的体会项目合作的艰难,乔飞对“蓝球环计划”的内容本身更感兴趣。

从侯局长那里,他得到了一些关于计划初步设计的零散信息…毕竟,作为一名生物工作者的他,参与不到军事工程项目中去。

蓝球环计划整体被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环蓝球轨道的太空导弹拦截系统,一个是地面导弹拦截系统。

环蓝球轨道导弹拦截系统,简称omis,基本就是程峰的设想进行延伸…就连程峰也没想到,自己当初这个颇为具有科幻色彩的提议,居然将变成未来的现实…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他得意了好一阵子。

omis计划建造大概1300个导弹发射器,并通过火箭,将这些携带导弹的大型设备送上蓝球轨道…

omis的设计目标有两个,第一是能够防御尽可能多的面积,第二是能够将目标拦截在地面高度3万公里的距离之外。

这是一个颇为宏大的建造工程,通过与蓝球目前卫星数量对比就可见一斑——到蓝球环计划通过截止,目前蓝球轨道上的卫星总计数量才500多个,仅仅作为蓝球环计划其中一部分的omis发射的导弹发射器,就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每个导弹发射器将携带八枚常规弹头的导弹,以及四枚核弹头导弹,当然,这需要改装,以满足向外太空发射的条件…

这虽然意味着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巨大的成本,但是幸好得到了米国和战斗民族的支持——两者因为长期对峙而一直发展核力量,核弹存量加起来达到了14000枚之多,占整个蓝球核弹存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因为核武器更多是被停留在发射架上,这共计14000核弹甚至有一大半是30年前制造的,即使维护费用,都已经成为了两国沉重无比的经济压力,正好借着蓝球环计划这股东风,大量的消耗库存。

当然,他们提交到蓝球联合政府的说法是——这种无私的提供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抵挡火星黑液!米国和战斗民族达成了近70年内的第一次共识,就连与蓝球联合政府提交的报告上理由都是几乎措辞一样,让布兰奇·鲍勃都感觉出乎意料。

有了充足的武器保障,这将大大缩短工程的基础建造时间,否则,生产这些武器就需要不短的时间,更不用说如果生产的话,那样还需要蓝球联合政府费尽力气给各个成员国分配任务,又会形成一系列难以协调的利益之争。

至于常规导弹,同样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而且具有导弹的成员国数量更多,omis所需的共计万枚常规导弹几乎在一周之内,就确定了提供来源——各个成员国都提交了自己所能提供的导弹数字。

对于导弹发射器来说,打击太空目标需要超过寻常的精准度,毕竟发射后不能回头,必须精准的命中目标,否则将失去战术意义,不过通过现有的技术,几个科技发达的成员国对导弹中控系统进行了进一步的开发和提升,并对导弹本身进行了充分的改造。

在这些前提下,蓝球联合政府继续协调技术资源和物资,将这些经过设计建造或者改装的导弹发射器,通过具有卫星发射能力的为数不多的成员国,在六个月内送上蓝球轨道。

在omis初步设计通过之后,“蓝球环计划”的地面发射系统,也就是简称为gmis的项目建设则在构成上简单了好多,这套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补充omis的防御死角,同时在火力层面上,进行了强力的支持——毕竟,地面发射技术更为成熟,条件不是那么苛刻。

之所以说构成简单,主要是将现有的防御性导弹系统标准进行统一——主要参照战斗民族比较先进的s500导弹拦截系统,将蓝球上现有的数套先进的拦截导弹进行数据的互联互通,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在前者的基础之上进行数量上的扩增。

gmis项目计划在蓝球建造数量更为庞大的发射基地,在利旧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大规模的建设,确保能够攻击到任何冲破omis,而进入大气层的目标——gmis的目标主要是为了补充omis,只为将目标拦截在200公里以上的高空,仅有少数重要的发射点,才保留了高轨道拦截能力。